做生意要講究誠信和策略,這兩點在肖珍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000年6月,醫學專科畢業的肖珍華,求職無望,決定走一條自謀職業的道路。
在城裏辦批發部,挽救糖果廠
肖珍華父母親在祁東縣城辦有一家糖果廠,由於銷路不暢,產品嚴重積壓,工廠麵臨倒閉。看到父母為壓庫的水果糖一籌莫展時,肖珍華的腦海忽然飄過“在長沙開一家水果糖批發部”的念頭。
肖珍華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第二天,她從父母的廠裏借了10萬元錢急急忙忙趕到長沙。經過反複比較,選擇了一間靠東大門、交通方便的鋪麵租了下來。以後,祁東縣水果糖生產廠家庫存的產品找到了銷路,停轉的生產線又開動了,辭退的工人又重新被廠裏聘用。
誠信服務用加法
祁東水果糖批發部剛開張時,問津的人很少。肖珍華坐在自己店門口發現,不論是來自省內各縣市的車,還是江西、貴州、湖北來的外地車,客戶都有自己固定的進貨店。她從中悟到這樣一個道理:爭取到客戶,才能把產品推銷出去。
那麼,怎樣才能爭取到客戶呢?
肖珍華開始摸索。隻要有客戶到攤位上,她馬上笑臉迎上去,耐心地向客戶介紹各種水果糖配方、生產日期、成本價格和批發價格、利潤比例,讓客戶心中有數;假如客戶提出購買,她總是耐心地建議客戶進少量的貨,拉回去觀察銷售,假如好銷下次再增加進貨量;如銷售不好,答應在一個月內退貨或調換其他品種。對她的這些承諾,有些顧客表示懷疑。2001年春節前,一位秀山縣客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將一箱波羅水果糖退到批發部,肖珍華二話沒說,馬上為客戶辦理了退貨手續,全額退還了貨款。這位秀山縣客戶口服心服,隨後將秀山縣其他客戶也帶到她的水果糖批發部。
肖珍華稱自己的服務為“加法”服務,即“1+1”服務法——客戶第一次來批發部,熱情接待,優質服務,第二次、第三次……同樣做到熱情接待,優質服務,不因熟人、常客而怠慢客商,減少服務項目。
2001年12月6日,湖南省洞口縣一位姓李的客商慕名找到肖珍華的水果糖批發部。起初,李老板不相信會有誠信至上、服務第一的批發商。他來到批發部後,看了30多種樣品,提了30多個問題,如這種糖水果汁含量是多少,白糖是廣西的還是廣東的,有沒有汙染,生產過程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顧客對此種糖有反映怎麼辦,進貨後銷售不完怎麼處理等等。肖珍華跟在他後麵,不厭其煩地給他解釋,直到他滿意為止。走時,李老板提出每種糖買5斤,到當地試試看。批發部的經營一般是整件批發,不零賣。但為了打消李老板的顧慮,也為了爭取一個固定客戶,肖珍華破例從庫房取來30個品種,從每個紙箱中稱出5斤,仍按批發價賣給李老板。不到10天,心滿意足的李老板再次登門,這次他身後跟來兩個小老板,都是做糖果生意的。3個人批發了160件水果糖,3200公斤。現在李老板已成為肖珍華水果糖批發部大客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