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將促銷狹義地理解為“打折”呢?其一,對消費者和消費心態不了解,以為“便宜是促使所有消費者購物的唯一理由。其二,“打折””是最不用動腦筋的促銷手段,人人都會,除了老板人人都喜歡,也根本不需要什麼市場營銷策劃。
持續下來,“打折”幾乎將品牌引向絕路。“飲鴆止渴”的後果將值得我們反思。
2、零售促銷的正確思路。
a所有消費者購物都是衝著“便宜”來的嗎?
不是!
同樣的商品,貼上不同的商標,零售價格可以相關幾倍甚至十幾倍,這表明消費者的選擇理由不是隻有價格。
“便宜”、“打折”並不一定能吸引所有消費者。非但如此,“便宜”很多的時候倒是會讓消費者聯想到“質量差”、“沒檔次”、拿不出手等問題。所以,“打折”有時不僅吸引不了消費者,還容易讓那些真正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流失,同時也會直接損害了企業的利潤。
b“打折”不需要傷筋動骨。
“全場X折”這是零售店最常見的促銷POP。著名的哲學家迪爾伯特就曾說:“消費者需要的是更好的產品。”在消費者的眼裏,若是品牌不響,多少折扣也吸引不了他們。全場打折,真正目的是讓利給消費者嗎?消費者認為,你折扣再低還是賺錢,哪有做賠本生意的呢?
還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即使是全場打折,消費者先買走的一定還是暢銷品;而留下來的這些,必須繼續放低折扣才有可能出售。
全場打折扣的結果是,該賺錢的商品白白讓利,沒有賺到;本來就銷售困難的商品,因為被同樣折扣的那一小部分暢銷品比較著,所以更加沒有“出頭之日”,到最後賠本還不見得有人埋單。利潤,就這樣消失了!
全場打折是“傷筋動骨”,賠本賺吆喝的笨辦法。店鋪即使要打折,也應該是選擇真正需要通過打折,也應該是選擇真正需要通過打折實現銷售的商品;寧可放低折扣,讓這部分商品與不打折商品相比較而形成其價格優勢。這樣,既保持了暢銷商品的利潤,維護了品牌的良好形象;同時又打破了商品滯銷的困難局麵,加快了資金回籠,也滿足了消費者各取所需的要求。
許多成功的零售品牌,也會推出價格打折的促銷活動,但是,除了特殊情況,幾乎從來不會有“全場X折”的促銷;更不會將自己的暢銷商品、特色商品、拳頭商品和主力商品混同滯銷商品一股腦地同時打折。
標榜“天天低價”的沃爾瑪,會努力讓卷筒紙比別人便宜一毛錢,但也絕不放棄高毛利率商品的存在於。因為,去沃爾瑪購物的人群,除了斤斤計較的阿婆阿嫂,也有一大群開“寶馬”、坐“奔馳”的。
店鋪除了要人氣,要市場占有率,要價格信譽維護,還更需要利潤!
答案:
1、贈送試用品和直接郵寄試用品的方式。
2、營業推廣是一種輔助性促銷方式。若頻繁使用或使用不當,往往會引起顧客對產品質量、價格產生懷疑。因此,企業在開展營業推廣活動時,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方式和時機。
a廣告宣傳很投入;b推銷人員實行合同製,報酬實行包幹製,工作實行地區負責。派出營業員進駐全國各大百貨商店的聯銷專櫃,提高推銷主動性;c每年進行大量的公關活動;d在零售環節采取一些常規性的推廣活動;在批發環節采取了交易折扣、促銷津貼等經常性手段和訂貨會等及時性手段。
a超值換購;b獨家優惠;c買就送;d加量不加價;e優惠券;f套裝優惠;g震撼低價;h剪角優惠券;i購某個係列產品滿88元送贈品;j購物2件,額外9折優惠;k贈送禮品;lVIP會員卡;m感謝日;n銷售比賽
案例分析
a小禮物要選對購買者有實際價值的東西,如:小手帕、小杯子、精致環保袋,一則是比較新的禮物而且成本低;二則有許多女生喜歡;三則超市購物的人都需要又不想去買。為宣傳此活動,袋子可以以“親近中國”為主題設計,而且製作出不同規格不同材質的精美袋子。這樣還可以起很好的宣傳效果;b介紹語太長,直接介紹消費者購買產品後有什麼好處即可,以此來吸引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