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對整個市場競爭產品進行分析,發現產品規格、包裝趨於一致,產品價格同一規格的售價一致,供貨價也一致但因促銷買贈下來差別較大,低的折算下來隻18元/件,而高的在22元/件,是市場上的主流。
加上本企業原先規格產品供貨價19元,零售與整箱購買對渠道而言利潤一致,雖然整箱利潤與競品一致,但零售與競品相比價差1元,終端有微異,從而也影響終端零售店主的零售推薦力。
在企業本身看來企業對奶業發展充滿信心,在後期會對於乳業在推廣、品牌、宣傳上進行大的投入,因而產品定價需要讓出此部分空間利潤;另外,企業母公司規模較大,財務狀況良好,奶源質量高,但對產品價格定位是白金品質,白銀價格,是追求市場份額的企業。從企業處的市場環境來看,牛奶產品正處於銷售勢頭的上升期,銷售量會大幅提升。
根據對各因素的綜合考慮,結合市場的調查結果通過分析,采取競爭導向定價法的隨行就市定價法,該企業將產品的定價定位在中檔價位,價格定在22元/件,建議零售價23~24元/件,考慮市場後期發展的不可預見性,並建議企業在產品推廣中提2元用於產品的推廣費和促銷費用。根據這一策略執行後,產品順利上市,並形成大的銷售量。
思考題:這家企業是怎麼進行價格調整的?
問題1.零售價格調整的方式有哪些?
零售價格調整是指零售商在原定價格的基礎上調低或調高。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營銷環境中,零售商為求得生存和發展,需要對價格進行動態調整。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當它們發生變化時,零售商就要對價格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競爭環境。價格調整的方式有兩種:降低價格和提高價格。
一、降低價格
1降低價格的原因
1.經銷能力過剩。企業必須擴大銷售,但是采用改進產品、增加服務、加強促銷和其他措施都達不到目的。這時企業需要放棄“追隨領先者”的定價方法,而采用“攻擊性”定價法來擴大銷售。
2.市場份額下降。競爭對手製定低價,迫使本企業采取攻擊性定價策略。
3.商品成本降低。成本隨著銷量增長而下降,降價也可維持甚至提高利潤。
4.經濟衰退,需求減少,消費者趨於購買低價產品。
2降價的優點及不足
降價的主要優點是可增加企業競爭力,在一定時期內刺激需求,增加銷售。但其不足也不可忽視,其不足之處有:
1.降低價格可能導致價格戰。引起競爭對手之間的價格戰,導致兩敗俱傷,誰都沒有得到好處。
2.降低企業競爭能力。售價高的競爭者有雄厚的現金儲備,在價格戰中具有持久的堅守陣地的耐力。
3.失去消費者。消費者認為產品售價低其質量也低,轉而購買售價高的競爭者產品。
4.降低消費者忠誠度。低價可增加市場占有率,但買不到市場的忠誠,消費者隨時會轉向價格更低的企業。
二、提高價格
1企業提價的原因
雖然提價會引起消費者和供應商的不滿,但是一個成功的提價可以使企業的利潤大大增加。零售商提價的原因有:
1.由於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企業的成本費用提高,因此許多企業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在通貨膨脹條件下,許多企業往往需要提高價格,以應付通貨膨脹。
2.企業的商品不能滿足其所有的消費者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必須提價。為了減少消費者不滿,企業提價時應當向消費者說明提價的原因,並幫助消費者尋找節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