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公共關係實際上是通過公共報道或特殊事件與活動有計劃地發展與社會公眾或團體良好關係的工作。通過公共關係這個工具建立良好的企業與品牌形象,喚起公眾的好感與信任,從而形成一個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公共關係這種促銷工具的著眼點是企業長期戰略目標與社會效益的實現,因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促銷工具。同時,公共關係所采用的公共報道與公益活動等方式,不但可信度大、影響力大、範圍廣;而且與直接促銷相比成本低廉,可以節省大筆促銷費用。如果合理、充分使用,公共關係可以發揮其他工具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實在可以算是一種投入產出比最佳的促銷方式。
(2)公關促銷的五大關係①企業與政府的公共關係。
在五大關係中,企業與政府的關係是最難處理的一大關係。政府作為重要的行政管理機構,在執行職權過程中,無論對政策、實施、解釋的態度,審批手續的簡繁快慢,處理各種矛盾的寬嚴粗細,均因企業形象不同而不可避免會有所差異,有些企業的最大客戶可能就是政府,這就要求企業要與政府打好交道,善處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
真正有效的途徑是尊重政府工作人員,在必要時候,要急政府之所急,當政府要企業承擔一些社會責任時,要以大局為重,不計較一時得失。還要遵紀守法,照章納稅,這樣才能贏得政府的信任和好感。毫無疑問,政府也會樂於給這樣的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和為企業的營銷活動提供支持。
②企業與社區的公共關係。
從一定意義上講,社區關係是企業內部員工關係的延伸,社區居民是企業最穩定的顧客群,社區團體是企業最直接的合作夥伴。企業要保證營銷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建立良好的社區關係,樹立良好的社區形象。搞好企業與社區的公共關係,主要是通過防止空氣、水質、噪音汙染,杜絕社會公害,提供商業、運輸、醫療、文娛活動,協助增進社會公共福利、維護社區安定、讚助公益事業和幫助社區經濟繁榮等形式來進行。
③企業與競爭者的公共關係。
常有人認為“同行是冤家”,“商場如戰場”.競爭中對手之間你死我活,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企業與競爭對手既是一種對立關係,又是一種夥伴關係。全麵地看,明爭暗鬥最終會導致兩敗俱傷,甚至自我毀滅。如果雙方相互尊重,共同維護生存環境,同舟共濟,就會共存共榮。在競爭中,企業要尊重對手,善於取長補短,切忌故意刁難對手,落井下石。
國內外許多營銷業績卓著的企業,非常注重與競爭對手的公共關係,以求創造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外部環境。1983年,大連氣體壓縮機廠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出現巨額虧損,瀕臨倒閉。競爭對手--沈陽氣體壓縮機廠此時並未幸災樂禍,而是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借貸資金,轉讓部分暢銷產品,派出管理和技術人員,幫助開發新產品。僅用短短一年時間,大連氣體壓縮機廠就扭虧為盈。之後,這兩家企業聯手技術開發,優勢互補,推出多種係列產品,共同提高了企業知名度和市場開拓能力。
④企業與中間商的公共關係。
中間商是聯結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紐帶,是企業行為的外部延伸,中間商能否著力為企業推銷商品,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營銷績效,因而與中間商建立良好的關係,對企業顯然是至關重要的。
生產企業與中間商之間存在著利益之爭的矛盾,但更為重要的是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關係。生產企業與中間商建立良好公共關係的指導思想是“如欲取之,必先予之”.要首先為中間商利益著想,才能實現自身的更大利益。生產企業搞好與中間商的公共關係的主要方式是:主動幫助中間商推銷商品,協助與敦促中間商向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免費培訓中間商,使其掌握產品使用和保養方法;主動為中間商提供競爭取勝的條件,提高中間商的信譽和經營實力;主動與中間商保持聯係,召開各種形式的聯誼活動,印刷宣傳企業的各種資料等。
⑤企業與顧客的公共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