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產品廣告宣傳的妙方(2)(1 / 3)

第三,為了改變消費者的態度。針對消費者對本企業的產品存在著誤解,為了改變這種認識而做的廣告。例如,北京產的感冒衝劑,療效很好,但味道較苦,許多患者去購買味道甜的同類其他牌子的藥。後來,他們做了廣告,宣傳“良藥苦口利於病”,使患者轉而購買他們生產的味道較苦的感冒衝劑。

第四,為了推銷。將廣告作為直接銷售產品的手段。這一種廣告形式也是最常見的。北京炊具廚具公司積壓了兩萬把菜刀,他們利用火柴麵做廣告,寫上一句話:“此盒等於1.5元。”下麵注上“賃此盒購買一把菜刀可優惠一元五角。”許多家庭主婦拿著火柴盒去買菜刀,積壓的兩萬把菜刀很快一銷而空。

作為一種有一定目的性的藝術,它應該短小精悍,在較短的時間內去征服觀眾。

廣告是一種實用藝術,與一般藝術有很大的區別。一般的藝術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品味,才能了解到作者的創作意圖,從而獲得審美愉悅。廣告則需要在一瞬間將人抓住,把應該讓人知道的事情交待明白。畫麵不能太零亂,文字也不能太冗長,這就要求廣告設計簡單醒目,一目了然。

如日本富士膠卷在我國報刊上做的廣告,篇幅雖然不小,主要的語言隻有一句“盒中自有花滿穀”,但僅此一句也就很說明問題了。而有一些企業在報刊上所做的廣告,總想在有限的篇幅多寫上幾句;或是在電視播放的30秒鍾裏,加快敘述速度,想盡量多說上幾句,結果使人連最基本的東西也沒了解到,效果上適得其反。

廣告設計的畫麵或語言應該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廣告的圖案和語言應選擇人們熟悉的內容,這樣容易產生共鳴,引起人們的聯想。廣告中的語言應盡量采用生活中的俚語、成語、歇後語、民歌等,既簡單而又能說明問題,既形象又便於理解,要比一般性的語言效果好得多。廣告作為一種藝術應努力發揮人的創造性,如果無論什麼廣告都是“堅固耐用”、“物美價廉”、“實行三包”之類的語句,久而久之,人們的感覺對這種語言就產生了拒絕性,那就起不到宣傳作用了。

廣告作為一種實用性藝術,也應當象其他藝術一樣,要按照美的規律來進行創造。雖然廣告首要追求的是商業上的目的,不能宣傳為了審美的需要去展示基本內容,但如果在達到商業目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那麼廣告就能取得“一箭雙雕”的效果。

廣告的美感性特征是在生活實踐中得來的。我國向德國出口豬腸衣,請德國廣告家設計了一幅廣告,這幅廣告畫著八抬大轎抬著一個穿著朝庭官服的圓溜溜的豬大人,前麵一排吹鼓手鼓起腮幫子使勁地吹,為豬大人鳴鑼開道,在下麵寫了一句話:“請買中國豬腸衣”這就是幅充滿了生活情趣,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廣告。

當前廣告宣傳問題上存在著對美的概念的錯誤理解,似乎感到畫一個美女就能產生美的效果。其實,刺激並不等於審美,引起了人的注意並不等於收到了效果。國外做過這樣的試驗,給一些男性消費者試看一些登有美貌女郎的廣告,24小時後,重新給被試者看這些廣告(將產品的牌子名字塗去),發現這些消費者對每張廣告所推銷產品的記憶程度很不理想。隻有具備審美價值的廣告,才能產生一種韻味,長久地連同產品一起滲透到消費者的記憶之中。

總之,小商品廣告隻有出奇才能製勝。

3.小產品廣告成功靠完美的創意

美國大富豪卡耐基認為選擇廣告創意的策略非常重要。以下三種策略在使用時,小產品經營者應慎重選擇。

某生產白酒的公司對其所生產的50度白酒進行廣告宣傳時,構想了一則麵向城鎮居民的電視廣告。廣告主非常關注時尚,要求廣告人物是青年情侶,以此爭取年輕人成為該品牌白酒的用戶。眾所周知,白酒的主顧主要是45歲以上的中老年男士。受西方文化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在約會或聚會時趨向於用低度洋酒或啤酒助興。倘若依廣告主的旨意創作,那麼表現青年男女相互勸喝高度白酒的電視廣告非但不能奏效,還會顯得荒誕。盡管“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也可以使老人吃飯香,強生嬰兒以從女士形象變為西部牛仔的專用品,但高度白酒恐怕難以輕易擴增消費者的範圍,因此,需要改變廣告創意。

在這個方麵,中美合資北京博士倫眼睛護理產品有限公司做得頗為成功。

博士倫隱形眼鏡在我國上市初期,該公司根據我國的經濟環境,按消費者在各個年齡段表現的不同追求及不同職業細分市場,隨後將對隱形眼鏡興趣最大、且具有購買力的20-35歲的年輕職員、職工確定為市場目標。他們針對特定市場目標的特點,創作了以“美化您的眼睛,美化您的生活”為主題的廣告,迎合了目前市場消費者愛美的心理需求。而且,他們還輔之以“戴博士倫舒服極了”的口號,解除了大眾的後顧之憂。多年來,由於產品質量優良、服務周到和有效的廣告和公關活動,博士倫在中國不但家喻戶曉成為隱形眼鏡的代名詞,而且還占據了這類產品份額的主導部分。可見,成功的廣告創意具有多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