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賣鞋油的廣告,描寫沒擦鞋油時與其他鞋相比顯得十分寒酸;擦完鞋油後,煥然一新,十分自豪。由於比較過程幽默有趣,很容易被人們記住。
第三,現身說法式。通過分析人們的心理素質,如果能使一些權威人士在廣告中出現並談談體會,人們的印象會更深刻。
第四,諧音式。諧音可以說成是重複的重複,因而更容易記憶。上海有一家汽車出租公司電話號碼是30189,比較難記,後來做廣告時跟電話號碼並排寫上“三拳一杯酒”,於是家喻戶曉。
第五,文藝式。人們在看文藝演出時,心情十分輕鬆,由於激發起消費者濃厚的興趣,人們對它記憶就比較深刻。相聲演員馬季在春節聯歡會上表演了一段“宇宙牌”香煙推銷員的小品。當時並沒有這種牌號的香煙,後來有人就利用這次機會竟然推出了“宇宙牌”香煙,結果十分暢銷。
我們下麵所講的規律性,是指人的認識規律,廣告宣傳內容的安排符合人的認識規律才有效果。
符合人的認識順序。從人感覺事物的過程來看,總是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由近及遠,前因後果,先滿後流的順序產生的,因而廣告內容的安排也應按這樣的規律安排。有人做過試驗,發現符合人認識順序的廣告比不符合人認識順序的廣告,給人留下的印象要快,要深刻。
增強與背景的反差。廣告必須作到引人注目,要實現這一點就要按求異的原則加大與背景的反差。由於人的認識具有選擇性,總是從背景中選擇突出的事物進入知覺。也就是取得與眾不同的效果。萬綠叢中一點紅,一點紅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沉沉黑夜點起一隻火把,十分明亮,而白天不行,因為背景太亮;晚上在廣場上散步,滿天的星鬥並沒有引起人的注意,但一顆流星劃過,人們馬上就看到了。這是因為天空背景是靜的,而流星是動的。“燕舞牌”
收錄機的廣告之所以在電視上獲得成功,就因為當時其他廣告都是以女性為主角,以慢節奏緩緩地出現,而燕舞廣告卻以男性為主角,以快節奏激烈地出現,結果給觀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注意突出主題。廣告做完以後,最起碼要讓大眾知道你在為誰、為哪種產品而廣告。有的企業在報紙上作廣告,占版麵不小,但把廠長的標準像放在左上角,而把產品往右下角堆,使人不知道廣告是要宣傳什麼,效果必然很差。
廣告可以采取諸如誇張等方麵的手法,但他的本質必須是真實的。也就是廣告要具有真實性。廣告的作用是說服消費者,但說服不等於欺騙,欺騙反而會說而不服。欺騙性的廣告宣傳不但違反了商業道德,而且也會有損於企業的聲譽,以後再作廣告消費者在認識上就會打折扣。所以,在突出真實性時所要注意的方法有:
第一,權威鑒定。這是真實性宣傳經常采用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特別是消費品,人們缺乏購買商品必要的知識,人們特別重視權威人士的意見,經過權威鑒定的產品,就會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可靠的印象。有一次《北京日報》報道了一條消息,北京生產的“清音丸”,京劇著名演員潭元壽反映此藥對保護嗓子十分有效。還講,有一著名評劇演員一次就購買一千丸。結果,“清音丸”變得非常暢銷,全國以致海外都來訂貨。
第二,破壞性試驗。產品經過破壞性試驗之後,仍能保護良好性能,是對顧客最有力的宣傳。“蝙蝠牌”電扇在西單商場櫥窗裏日夜不停連續運轉兩周後,最後在200人現場監督下,由中國質量管理協會用戶委員會主持解剖實驗,前後轉子僅磨損各兩微米。在北京地區一個家庭如果每年使用4個月,每天使用4小時,那麼電扇連續運轉兩年的時間在北京家庭裏可以使用36年,其說服力不言自明。因此,僅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就創造了廣為人知的名牌產品。
第三,藝術誇張。藝術誇張是形象地宣傳產品特征,與欺騙宣傳有著本質的不同。采用誇張的手法,不但能強調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而且能給人以風趣、幽默的感覺,能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深刻的印象。有一幅賣兒童棉鞋的廣告,畫了一雙手捧著一隻兒童小腳丫,下麵寫道:“象母親的手一樣溫暖。”使人讀起來意味深長。
廣告的一般媒體所能表達的內容非常有限,人們對廣告留意的時間也很短暫。因此一幅廣告不能表達太複雜的內容,需要加強廣告宣傳的針對性。也就是說廣告設計的定位作用。根據廣告所要達到的目的,廣告宣傳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
第一,宣傳公司的名字。這種廣告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知道有這樣一個企業。如日本的“卡西歐”公司,最初在我國電視台所作的廣告,就不斷重複“卡西歐”這一名字,就是為了宣傳企業的整體形象。
第二,介紹產品。向消費者推薦某種產品,宣傳產品的性能、特點和用途。這一種廣告是當前用的比較多的廣告形式,它能直接地促進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