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物美價廉:小產品的致勝之本(3)(1 / 2)

(1)薄利多銷定價策略的含義價格作為一種重要的競爭手段,主要體現在薄利多銷定價策略中,即以較低的價格爭奪顧客和擴大銷路。薄利多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有力的競爭手段,是因為大多數消費者都喜歡購買價格較低的商品。俗話說:“一個便宜三個愛”,此外還因為大多數消費者的收入都是有限的。從經營者方麵來看,價格較低意味著每件商品所帶來的利潤較少,但由於可以促進商品銷售,因此,總的利潤並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所以,從總體上來講,薄利多銷策略對買賣雙方都是有利的。這種定價策略一向倍受經營者所重視,被看成是一大經營訣竅。

(2)薄利多銷定價策略適用的範圍一般來說,薄利多銷定價策略適用於需求彈性較大的小商品。這是因為,薄利多銷的一個前提條件是薄利能夠多銷,即需求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相當靈敏,價格較低能夠刺激需求和擴大銷售量,從而帶來總利潤的增加。有些商品的消費量有限,或者說消費者有限,價格較低也不會增加銷量和擴大銷路,即薄利也不能多銷,則對這類商品采用薄利多銷的定價策略就是不明智的。

薄利多銷既可運用於生產企業定價,也可運用於商業企業定價,而對商業企業則具有更為普遍的意義。商業企業經營的商品數目很多,最簡單易行的定價方法就是在進貨價格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價差作為銷價,這一部分價差被稱為商業加價或毛利。不同的商品通常有不同的毛利率。人們常常把高毛利和高利潤聯係起來,認為毛利大利潤就多。的確,有些商品毛利高,利潤也高。商品周轉比較緩慢且經營費用比較高的商品,如珠寶就是如此。但許多商品並非如此,高毛利導致的較高價格可能會限製銷售,反而會導致低利潤。而低毛利反而會增加利潤。因為低毛利可以刺激銷售,加快商品周轉。而商品周轉加快,一方麵又可以擴大銷售量,從而使總利潤增加;另一方麵還可以降低流動資金占用,通過降低成本而增加利潤。

如某商品每年周轉一次,則銷售10萬元的商品,就需要10萬元的資金;但如果能夠加速商品周轉,譬如,該商品周轉速度提高到每年5次,則銷售同樣多的商品僅需要2萬元的流動資金即可。因此,低毛利、快周轉和大量銷售便成為許多商家經營的信條。

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經營百貨的折扣商店,以及正在迅速發展的主要經營大件耐用品的倉儲商店,都是靠這種方法起家並獲得成功的。這種經營方法不僅能使商品暢銷,使商店獲得令人滿意的利潤,而且有利於促進生產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薄利多銷策略更應受到重視。但是切不要將薄利多銷變成一種盲目降價的銷售行為。要知道,薄利多銷是重視成本計算的,其目的是力求提高經濟效益,伴隨著該策略的是低成本戰略,即在生產和經營的各個環節都力求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而盲目降價銷售隻是一種盡快處理積壓商品的權宜之策,雖然可能多產多銷或多進多銷,但不一定會增加利潤。因此,不能將薄利多銷變成為一種降價銷售行為。

(3)薄利多銷定價策略不適宜的範圍如上所述,薄利多銷定價策略的運用是有條件的,並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或者說,需求彈性小的小商品就不適宜采用這種定價策略,進一步講,這種策略不適宜於以下一些情況:

①消費者購買商品不太重視價格時不宜采用。

薄利多銷的一個前提條件是消費者很重視商品的價格,然而,對有些小商品,消費者並不看重價格。他們可能非常重視小商品的質量、購買的便利或者小商品的品牌等,而把價格放在次要的位置。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加,有些高收入者根本不在乎商品的價格,因此,現在有很多生產者和經營者正在不斷尋找其他競爭方法,以擴大小商品的銷路。其中主要包括:

A.加強產品競爭。產品競爭就是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或對產品進行變異,使其具有吸引消費者的特色。推銷時強調產品好,對價格高毫不隱諱,認為產品質量好,因而價格高,產品是值得購買的。

B.加強服務競爭。服務競爭即在商品銷售之前、銷售之中和銷售之後,向顧客提供某種或多種連帶性服務。隨著經濟的發展,服務作為競爭手段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技術性很強的產品,如電子產品,如果沒有連帶服務就很難令人滿意。另外,隨著收入的提高,消費者對方便性服務(如送貨上門,維修上門等)也越來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