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產品贏得大市場的成功案例(2)(3 / 3)

3.小玩具創出大王國

千萬別小看小小的玩具,它已成為當今市場上一種較有發展前途的小商品,全世界銷售額達400億美元。玩具銷售量較大的國家有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我國也是個大市場。

盡管玩具這行業充滿著各種賺錢的機會,但沒有銳利眼光的經營者則是“睫在眼前常不見”

,因而沒有什麼建樹。然而,香港有位叫丁午壽的人,他就能緊緊抓著這個大好的機會,在玩具行業創出一番事業,建立起一個四海揚名的玩具王國。

丁午壽經營的公司是香港丹拿山的開達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他的父親丁熊照於20世紀40年代創辦的,當時生產一些木玩具。到20世紀50年代則開始製造一些塑料玩具。經過他父親的苦心經營,到60年代已初具規模了。到1968年,丁熊照由於年事已高,身體欠佳,隻好把這家工廠交由剛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丁午壽去管理。

如果說開達有限公司創業後的多年經營是打基礎階段,那麼由丁午壽主持的20多年經營,則是該公司的飛躍發展時期。丁午壽接手開達公司時,公司業務年銷售額未足千萬港元,而到1979年,年銷售額則增至8000萬港元;1985年猛增至10億港元;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更上一層樓,每年達50億港元。丁午壽是怎樣開拓玩具事業的呢?

丁午壽是位有學問的人,他在大學是學習機械的,而且鑽研過管理學,加上他聰明機敏,善於思考,這都有助於他的事業成功。

首先,丁午壽有銳利的眼光,他能時刻窺測到玩具市場的發展趨勢,從而確定正確的決策與謀略。他早就認識到玩具這種小產品的特點是品種繁雜、更新迅速。在美國市場上,每年銷售的玩具達15萬種以上,而且每年有3000種以上的新品種。許多玩具看似新穎奇異,流行壽命往往僅幾個星期就得脫胎換骨了。因此,作為一個玩具生產者,必須要緊跟潮流的發展,及時應變,做到邊開發,邊生產,邊上市,邊淘汰。如美國的核潛艇剛下水時,玩具核潛艇就已上市;甚至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還未上天,玩具航天飛機就已進入兒童世界了。又如,他還觀察到,近10年來,成年人也加入了玩具消費行列了,特別是受到老年人的青睞。

在西方的各種節日中,如聖誕節、情人節、複活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等,均互贈玩具等禮物,以示賀慶。各種年齡層次的人們常常以玩具求得娛樂身心,調節情緒。據此,他就開發出各種相適應不同層次需求的品種,及時捕捉著各種機遇。

第二,有中西結合的管理辦法。丁午壽在經營管理上既按中國傳統的“重人情”做法,又吸取西方的“對事不對人”的管理手段。他認為沒有什麼比關心與愛護職工更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為此,他肯投資改善工廠的工作條件,對工作積極和成績顯著者加薪加獎。同時,他也嚴格要求全體職工要盡職盡責,嚴守廠規。廠裏各部門都訂明各種規章製度,人人都要遵守,令行禁止,違者絕不講人情。這樣,各部門和各崗位的工作始終運轉正常,一切生產程序都能按計劃完成,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交貨的準時,生產成千上萬個品種也不會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第三,珍視人才。別看小小的玩具,它是十分講究科學和技術的,玩具世界可說是人類社會的縮影。人類社會發展到某個階段,人們生活中出現的某種商品或現象,成功的玩具設計者很快會把其縮小成玩具出現於市場上。如果沒有精通多方麵技術的人才和具有相當先進的機械設備,是絕對辦不到的。丁午壽深知人才的重要,他不惜重金招聘人才,並善於留住人才。早年,他的父親雖也注重人才的招聘,但因脾氣不好,與人難於相處,使部分骨幹流走。丁午壽意識到本公司的致命弱點,他認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歸根結蒂是人才的競爭。為此,他徹底克服父親的弱點,千方百計創造一種和諧的工作環境和氣氛,對員工的困難給予照顧和幫助,對員工的意見和建議予以重視,對有價值的提案給予獎勵。他還堅持每年派技術人員到國外學習、考察、參觀,不斷提高他們的水平。這樣,員工們漸漸對公司形成歸屬感,同時又吸引大量的有技術和有管理經驗的人加盟開達公司。正是這一點,使開達公司的玩具能不斷創新,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生意蒸蒸日上。

第四,注重不斷更新設備,推廣小而專的生產方式。丁午壽認為生產的品種越專,產品質量才能越精。他將下屬的廠分得較細,利於不斷改革產品和款色。隨著智能玩具的問世、遙控和聲控玩具的生產,他引進了歐美的先進技術設備,使開達的產品始終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