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產品贏得大市場的成功案例(2)(2 / 3)

1996年10月,在大連國際時裝節的展覽會上,李平帶著“中國結”和紮染服裝一起參展,她想試試“中國結”在國內市場的反響。三天以後,當李平盤點收入時發現,8000多元錢中,竟有5000元是“中國結”所得,而且“中國結”還接到了10多萬元的訂單!握著那幾頁薄薄的訂單,李平的眼淚流了出來。

從大連參展回來以後,李平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辭職下海,要成立自己的藝術公司。

這個決定遭到家裏所有人的反對。當大學教授,做一個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哪點不好,卻偏偏要放棄這麼好的待遇去做一個讓人看不起的手藝人。母親拿出一張寫有“大學教授年薪5萬元”的報紙對李平說:我們辛辛苦苦培養你,就是想讓你做一個有知識有修養的人,你卻要去當一個手藝人,這值嗎?鐵了心的李平無法對家人解釋清楚她要幹的這件事的意義,隻好說:你們放心好了,我一定會幹出一番事業來證明研究科技史的女教授該做什麼。話雖這樣說,可李平明白,投入到中國結的編織中,就是走上了一條艱難的創業之路。

靠著每年的多次參展,李平接到的訂單逐漸增多,在石家莊的基地已不能滿足訂單的需求,這時李平想到了把基地擴大。石家莊附近郊縣的農村,還比較貧窮,有許多年輕的女孩子呆在家裏沒有事做,如果到那裏建基地,將技術教會她們,供給她們原材料,再把編好的產品回收,不是很好嗎?這時正好有一個“扶貧辦”的朋友要去西柏坡扶貧,李平帶著600元錢和一大包編織的繩子和他同行。經過了整整一天的顛簸,李平來到了西柏坡的一個鄉村。李平手把手地教會了村裏姑娘們關於“中國結”的編織技術。在第7天返回石家莊的路上,坐在農用車上的李平全然不知一場生死劫難突然降臨。在山路的一道拐彎處,一輛大卡車瘋狂地迎麵駛來,嚇得農用車司機左躲右拐最後還是沒有逃脫噩運,農用車在一眨眼間掉下幾十米高的懸崖。所幸的是,車子落在了懸崖半山腰的一處有梯田的平台上,全車人才幸免遇難。當驚嚇中的李平從深陷在泥濘中的車子中費勁地爬出來時,流下了眼淚:上天有眼沒讓我死去,我的事業才剛剛開始呀!

用生命付出的艱辛終於有了回報,生產基地建好以後,產品有了規模,幾批訂單做下來後,公司有了利潤,進入良性循環,李平也因此鬆了一口氣。

1997年12月,李平被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首屆服裝設計師博覽會,在這次來自全國知名的服裝設計師大會上,李平巧妙地將“中國結”作為裝飾物件與自己設計的紮染服裝相搭配。這些具有濃鬱的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在眾多的作品中別具一格,讓人們耳目一新,李平因此獲得了“97優秀服裝師”的稱號。也因為這次展會,李平的“中國結”受到了北京一家專門經營中國民間藝術工藝品老板的青睞,與李平有了長期的合作。

李平和她的“中國結”漸漸有了名氣,一些人開始模仿她的作品並假冒她的旗號進行銷售,對此李平雖然很氣憤,但她采取了及時的應對策略。一方麵,李平注冊了屬於自己的“承淼”中國結商標,樹立品牌意識。另一方麵,為了加強市場競爭力,李平開始對照中國古圖譜上的“中國結”圖形並結合生活實際,重點創作極具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大件“中國結”

作品,既增強了作品的藝術含量,又加大了競爭力度。

“平安結”和“如意結”是中國結中最基本的兩種結,代表著中國人樸素的真誠祝福,李平決定將兩種結用在一種圖案中,用一種直觀的形式表達出這種美好的情感。她創作的第一個“如意平安”成功了。整個結用一根大紅的繩子從頭到尾編結而成,上麵是一個大大的平安結,接下來圓形的網狀造形中圓圓的小瓷瓶嵌入其中,下邊又是一個如意烘托,長長的紅色流蘇更給整個圖案增添了一種和諧、完美、典雅、富貴之氣。“平安如意”結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

由此開始,李平以平安結和如意結為基礎,又創作出汽車內掛件飾品“一帆風順”、“出入平安”.一次,李平在看了張藝謀的電影《秋菊打官司》後,被片中火紅的辣椒深深感染,由此,她創作出了以辣椒、魚、蝦、玉米為表現形式的表達人們豐收喜悅情感的“五穀豐登”和“吉慶有餘”係列。根據青年人追風、求新、趕時髦的特點,在情人節來臨之時,李平創作了以“心”形為基調的“同心結”係列。以後,她又一口氣創作了鑲有古銅錢的“財源滾滾”;編織大紅雙喜,用於婚慶的“花好月圓”;有鬆鶴圖案用於壽辰的“鬆鶴延年”……1998年8月,在北京工藝美術博覽會上,李平的作品“鬆鶴延年”獲得了全國銀獎。這一年,李平帶著“中國結”就參加了6次各種形式的展覽會,在每一個參展會上,李平的“中國結”作品都會引起轟動,並引起當地新聞媒體的關注。北京電視台、天津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為此還專門介紹了李平和她的中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