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有遠見,有膽略。隨著玩具業的發展,參加競爭的對手越來越多。再加上香港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昂,製約著玩具業在香港的生存和發展。丁午壽敏感地注意到國內的改革開放的發展,認定在這方麵可以大作文章。於是,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果斷地決定回東莞、深圳等地投資設廠,把在香港生產的部分玩具移回來加工製造。由於國內勞動力費用低,又有廠房,所以他的嚐試獲得了成功,於是,他開始擴大在國內加工生產的規模,使開達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能保持高速發展,並獲得了較好的效益。
4.小沙漏打開大市場
西村金助是日本一個製造沙漏的小廠商。
沙漏是一種古董玩具,它在時鍾沒有發明前,用來測量每日的時辰。時鍾問世後,沙漏已完成它的曆史使命。而西村金助卻把它作為一種古董來生產銷售。
沙漏作為玩具,趣味性不大,孩子們自然不大喜歡它,因此銷量很小。但西村金助找不到其他比較適合的工作,隻能繼續幹他的老本行。沙漏的需求越來越少,西村金助最後隻得停產。
一天,西村金助在翻看一本講賽馬的書,時,看到這樣兩句話:“馬匹在現代社會裏失去了它的運輸的功能,但是又以高娛樂價值的麵目出現。”
在這不引人注目的兩行字裏,西村金助好像聽到了上帝的聲音,高興地跳了起來。他想:賽馬騎用的馬匹比運貨的馬匹值錢。是啊,我該找出沙漏的新用途!
就這樣,從書中偶得的靈感,使西村金助精神重新振奮起來,把心思又全都放到他的沙漏上。
經過幾天苦苦地思索,一個構思浮現在他的腦海:做個限時3分鍾的沙漏,在3分鍾內,沙漏上的沙就會完全落到下麵來,把它放在電話機旁,這樣打長途電話時就不會超過3分鍾,電話費就可以有效地控製了。
想好之後,西村金助就開始動手製作。這個東西設計上非常簡單,把沙漏的兩端嵌上一個精致的小木板,再接上一條銅鏈,然後用螺絲釘釘在電話機旁就行了。不打電話時還可以作裝飾品,看它點點滴滴落下來,雖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也能調劑一下現代人緊張的生活。
擔心電話費支出的人很多。西村金助的新沙漏可以有效地控製通話時間,售價又非常便宜,因此一上市,銷路就很不錯,平均每個月能售出3萬個。
這項創新使看來沒前途的沙漏轉瞬間成為生活中有益的用品,銷量也成千倍地增加,使麵臨倒閉的小廠也很快變成一個大企業。西村金助也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億萬富翁。
西村金助成功了,賺了大錢,而且是輕輕鬆鬆,沒費多大氣力。可是如果他不是一個有心人,即使看到了那本有關賽馬的書,也逃不脫破產的厄運。西村金助的成功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有心人可使產品大放異彩,並為自己帶來財富。
5.小牙刷刷出大財富
日本獅王牙刷公司的職員加騰信三,由於睡眠不足,休息不好,他在刷牙時總是匆匆忙忙,草草了事。牙刷的毛尖碰到牙齦經常出血。有一天,他又刷出了血,他感到十分不快,發著牢騷說:“真是混蛋……”
加騰是個牙刷公司的職員,他發牢騷是針對牙刷而發的,這兩者自然地聯係到了一起,為使自己的牙齦不出血,也是為了加速公司的業務發展,他在發過牢騷之後很快就想到了應該造出一種不會使牙齦出血的牙刷來。
加騰原以為牙刷毛的頂端是尖的,所以會刺得牙齦出血。但他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後,發現牙刷毛的頂端是方的,這樣更具有對牙齦的刺傷力。他想,如果將牙刷毛頂端方的改成圓的,不就不會使牙齦受到傷害了嗎?這個方法應該比牙刷毛的用料再柔軟一些及將牙刷在溫水裏多泡一些時間、或在牙刷上多用一些牙膏等辦法都有效得多。
於是,加騰把他的意見向公司提了出來,公司采納了他的建議,將牙刷毛的頂端改成圓形。
這一細微的改進,卻解決了刷牙時牙齦出血的問題。於是,獅王牌牙刷極為暢銷,一直在同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占到日本牙刷總銷量的30%-40%.
加騰也由一個小職員成為公司的董事,從而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
6.炒瓜子變成金瓜子
1984年,農民楊某在上海的一家工廠當合同工。幹完工作常出廠去閑逛,發現市場上瓜子生意特別好。看見小販麵前小山似的一堆瓜子很快就沒了,他十分吃驚,一打聽才知道,一個小販有時一天竟可以賣出上百斤瓜子。楊某覺得如果做瓜子生意肯定會有所收獲。回到家鄉後,他利用周日到附近做了一番調查研究。由於附近有較近的葵花籽來源,生產成本不會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