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產品也能贏得大市場(2)(2 / 2)

鬆下電器公司把這一項發明視為向國際市場進攻的“拳頭產品”,立即投入生產,當第一批產品投放到國際市場時,鬆下電器公司緊鑼密鼓,通過各種途徑向人們推薦簡單方便的電動剃須刀。很快,這種新產品風靡世界各國市場,產品供不應求。單此一種產品,鬆下公司當年的年利潤就提高了13%,鬆下電器公司也因而名聲遠揚。

(2)同物自組將若幹相同產品進行組合,就是同物自組。運用此創意進行新產品策劃的目標,是在保持原產品基本原理和基本結構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數量的增加,來彌補產品不足的功能,或提高產品的性能,而這種功用和性能,是產品單個存在時所缺乏的。

運用同物自組創新,關鍵在於找到引起事物功用或性能變化的著眼點。簡單的自組(如“對筆”、“對表”等)可能隻產生營銷策略上的變化,其創新程度一般較弱。較複雜的自組(如三葉扇電風扇)則因結構的創新而表現得更有質變。因此,運用此法既可開發簡單的“對偶型”新品,也可以獲得技術含量較高的東西。

武漢保溫瓶廠在1982年曾開發一種雙膽氣壓保溫瓶。這種出自同物自組點子的新產品,可同時儲藏冷熱不同的兩種飲料,以其造型別致、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等特點深受用戶喜愛。

1983年獲原輕工業部四等獎,1984年獲湖北省優秀新產品獎。

在機械傳動中,為了聯接兩根軸以傳遞運動和轉矩,人們設計了多種聯軸器。其中有一種單萬向鉸鏈聯軸器,它由主動叉形軸、從動叉形軸及十字形構件組成。在傳動過程中,兩軸之間的夾角可以改變,故有萬向聯軸器之稱。

但是在使用這種單萬向聯軸器時,人們發現它在轉動性能上有一缺點,即當主動軸以勻角速轉動時,從動軸作變角速轉動,從而產生慣性和振動,這對機器的工作是不利的。

為了消除單萬向聯軸器的這一缺點,人們想了許多辦法,其中最簡單的辦法便是同物自組,即把兩個單萬向鉸鏈聯軸器串聯,設計成雙萬向鉸鏈聯軸器。

雙萬向鉸鏈聯軸器由主動軸、從動軸、中間軸及兩個十字形構件組成。裝配時,隻要使三根軸位於同一平高,主、從動軸和中間軸的軸線之間兩夾角相等,就能保證主、從動軸的角速度恒等。

在機床、汽車轉動係統中,可見到這種雙萬向鉸鏈聯軸器的應用。

(3)發掘挖潛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說過:“任何事物裏,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因為人們觀看事物時,隻習慣於回憶前人對它的想法。最細微的事物裏也會有一分半點未被認識過的東西,讓我們去發掘它。”

小產品開發也可以立足對現有事物的發掘去尋找出路。對產品進行深度加工,或對資源進行商品化處理,都是發掘挖潛的具體途徑。但不管采用什麼途徑,都要求做到精工升華,獲得新的價值或附加價值。

這種發掘挖潛實際上就是創新者以強烈的內心渴求對世界上原有事物進行再認識,再實踐。這好比是掘井,別人雖然曾經掘過,但由於碰到了石頭或掘得不夠深,而沒有發現水或水不多,當你決定繼續對這口井進行挖掘時,隻要搬掉井下的石頭或一個勁地往下挖,挖掘到了別人沒有達到的程度,就完全有可能找到湧泉和地下河,甚至會挖掘出一個“大金娃娃”來。

發掘挖潛,關鍵是要運用新的知識或從新的視角對原有事物進行審視、分析與處理,大膽地延伸和拓展前人或他人的思維軌跡,並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的力量去實現新的設想。

每當你走進副食商店,望著貨架上那琳琅滿目、包裝別致的各類食用油,你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幾年前爆發的那場食油大戰:在一片“頂好”聲中,“火鳥”不服“駱駝嘜”,“金龍魚”直逼“綠寶”.

“頂好”、“火鳥”、“駱駝嘜”、“金龍魚”和“綠寶”都是食油市場上新崛起的名優新產品。這些新食油剛上市時,飯桌上居家議論紛紛:“幾十元一桶油,會有人買嗎?”可是沒過多久,左鄰右舍開始一桶桶地往家裏拎了。主婦們說:“這種清香油價雖貴了點,可沒油煙,炒的菜味道香,還是挺值的。”

食油大戰開始了好久,我們國內的一些企業家才回過味來。一位廠長不無後悔地連連拍後腦勺:“當初咱們怎就沒有想到開發精品這個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