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產品也能贏得大市場(2)(1 / 2)

不過,這種方法也有問題。為了調味把麵條浸在醬湯裏,會使麵條表麵多少有些溶解,再用油一炸,溶解部分就起了粘接劑的作用,使麵條粘在一起。用開水把它衝開時,麵條即使變軟了,也不是一根根的,仍會成為麵團的。麵對新的問題,安藤百福再次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即先進行預備性的幹燥,然後把它放進一個特製的模具裏,經油炸後就得到成形的麵條。

經過3年的煞費苦心,安藤百福的“雞肉方便麵”終於開發成功。這種適應快節奏生活所需的方便麵在市場上一亮相,馬上成為熱門貨。1962年,安藤百福的日清食品公司獲得了製造方便麵的專利權。與此同時,方便麵條業在銷售和專利兩方麵都進入了競爭的時代。在雞肉加味方便麵的基礎上,外添加調料式方便麵、方便炒麵、盒(杯)式方便麵等時髦新品紛紛上市。

(3)1992年的春天,在長沙街頭,人們爭相購買一種包裝精美的生熟盒菜。它用一個塑料泡沫盒裝著,盒上蓋著保鮮薄膜,每盒價格從1元到10元不等。購買者可以透過薄膜看清盒中裝的是什麼菜,再對照盒上的標價,決定中意與否,省去了討價還價、稱秤複秤的麻煩。

在長沙的東塘廣場前曾見到眾人爭購盒菜的場麵,男女老少上百人擠在攤前,一位小夥子提著兩大袋盒菜擠出人群,他對旁人說:“明天是三八節,一袋給家裏,一袋給丈母娘。

”他越說越來勁,“我和愛人工作都很忙,每天為買菜做飯傷透了腦筋,特別是我們都不會搞菜,有時還要翻《家庭廚房顧問》,你說煩不煩。我們現在有了這種盒菜,我們可輕鬆了。一天買套盒菜往鍋裏一倒稍加工一下就可以上桌,好不方便。尤其是逢年過節親友聚會,有了盒菜省去許多煩惱。”

開發方便盒菜,這不愧為搞活第三產業、發展第三產業新產品的一個好點子。

現在,這種盒菜已有300多個品種。生菜類都已洗淨切好,一盒內配有多種成分,如雜燴盒菜由粉絲、肉丸、火腿片、冬筍片、香菇、蔥花搭配而成,買回家隻需加熱便可上桌。係列盒菜不僅方便衛生,也講究科學的營養配製,既免去了廚房繁瑣的勞動,還有益於人體的健康。家裏來了客人,買這種盒菜既省事,又比上餐館實惠多了。一般來了四五個客人,買一套30元左右的盒菜就顯得很豐盛了。

在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盒菜這種經濟實惠、高效衛生的方便菜早已流行,這種服務和產品同樣適合中國國情。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時間越來越值錢。目前我們花費在飯菜上的時間不少,家務勞動手藝累且重,使用方便食品是擺脫繁重家務的好辦法。

由於各地的口味不一樣,各地都可以開發生產適合本地消費者口味的方便盒菜。像方便麵一樣,方便菜叩開千家萬戶的大門,遲早是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

4.依靠創意,小產品能夠開拓大市場

依靠創新意識,開發一些小產品,運用多種策略,小生意就一定能夠開拓大市場,從以下幾點可以體現出來。

(1)大膽“觸電”

在娛樂圈中有“觸電”這一說,意指某藝人偶爾與電影、電視、電台結緣而入圍,從而一舉成名天下知。

這裏借用“觸電”作為點子一招,乃是指開發小產品創意時,大膽地與電、電子、電腦技術結緣,如用電動代替手動,用電子技術或電腦技術革新傳統產品,在提高產品的性能與服務質量上作出新的努力。

在電氣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時代,思考這類創意似乎比較容易,但實際上也有不少人害怕“觸電”或根本就不曾想過與電打交道。比如我們每天都刷牙,你不一定會想到“電動牙刷”的點子,而別人卻將它推上了市場,並在國際上一展風采。大家都知道電腦技術的高超,可誰想過用它來促進家庭現代化?誰想到這點,誰的家用電器和日常生活用品就會朝著智能化的方向邁出重要的一步。我們說要“大膽觸電”,指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將電滲透到生產、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將產品開發朝著電氣化、機電一體化的高新技術方向推進。

一般來說,“觸電”的產品在性能上總是優良的,優良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總是處於有利位置的。既然如此,新產品開發者就應當放開眼界,大膽地去觸觸電吧。

日本鬆下電器公司有一位年輕職員,看到許多外籍客人住賓館用保險刀刮臉,先用熱手巾捂,再用肥皂擦,非常麻煩,且浪費時間,不便攜帶,弄不好還會刮破臉皮。看到這種現象後,年輕職員靈機一動,奇想頓生,經過幾十個晝夜的反複試驗,世界上第一把簡易電動剃須刀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