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產品也能贏得大市場(1)(2 / 3)

同時,由於中國東部、中部、西部之間,南方與北方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差距,這就決定了不同地域對小產品的需求層次不太一樣。這樣在無形中拉長了某一小產品的生命周期,擴大了企業產品的市場潛力。企業可以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消費者需求層次的差異,將在較發達地區已經進入衰退期、銷售萎縮的產品轉入另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需求層次與此產品相適應的地域再次進入旺銷,從而大大擴展此產品的市場潛力。在這方麵,有一個很好的例子。20世紀80年代中前期在沿海一帶很流行暢銷的電熨鬥進入90年代以後,在東南沿海的銷售日益萎縮。原因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地方的消費者開始有能力承擔雖然價格高,但能給人們帶來更多方便的噴汽電熨鬥了。但與此同時,在中西部地區、中南部地區,電熨鬥開始成為暢銷貨。原因是中西部、中南部的居民進入90年代以後逐漸有能力買電熨鬥,這正導致了電熨鬥的暢銷。

正是中國市場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使小產品的市場潛力更為擴大,從而使那些能夠充分意識到小產品市場巨大潛力並且用力去開拓的商家能夠不斷得到優厚的回報,當然也能使其自己不斷得到持續發展。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中國市場上沒有銷售的淡季,隻有思想上的淡季。”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小產品市場潛力的巨大。

因此,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特別是對於以小產品獲勝的經營者來說,認識到自己所處的市場的巨大潛力,並且不斷努力去開拓,對於小產品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2)小產品市場具有巨大的活力小產品市場具有巨大的活力。即小產品市場因素有旺盛的生命力,人活、物活、機製活而且活動空間廣闊。

①小產品市場主體更具活力。改革開放以來,市場主體不僅數量猛增,其觀念也發生深刻變化,一度曾出現所謂的“十億人民八億商”的局麵。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一些職工紛紛“下海”,他們打破傳統觀念,不戀原有固定的工作,而是要求體現個人價值,發揮自身才能,或追求先富起來。

在農村,經過改革湧現出許多重要的小產品市場主體,如種植專業戶、飼養專業戶、編織專業戶、民間工藝品專業戶以及地方土特產專業戶等。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從屈指可數發展到今天的2000多萬家,造成了成千上萬個農民企業家、經濟師、工程師、會計師,其素質的提高,增強了參與小產品市場活動的主體的能力和積極性。

外商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引起國內小產品市場競爭的加劇,他們順應環境,善於公關,注重宣傳,以優質產品,適宜的價格,巧抓契機誘導消費。其善於營銷,不斷出擊的戰略、策略,有咄咄逼人之感,進一步炒熱了小產品市場。

②市場客體活了。由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把各種資源變成商品,變成財富,使商品和服務的供給不斷豐富起來,各種小產品範疇內的新產品、新品種、新服務層出不窮。

由於市場機製的確立,使生產小產品的企業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提高自己的產品質量,增加自己的服務和產品的特色、品種,這就使小產品市場客體增多。

同時,由於小產品的更新速度加快,使新產品推出速度、更新周期加快。金融證券、勞動力技術、房地產、信息等成為商品進入市場,綠色消費、旅遊消費、教育消費、房屋消費趨勢逐步形成,使市場客體更顯琳琅滿目。

③市場機製活了。由於市場體係的不斷完善,作為市場經濟的運行基礎和載體的市場和市場機製,得到較為正常的運轉,小產品市場的商品選擇、分配價值、傳導信息、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利益協調以及平衡、刺激等功能的發揮,大大提高了小產品市場效率。

④營銷空間的擴大促使了市場活力的增強。由於人活、物活、機製活,企業的市場營銷空間也變得更加廣闊:有的發展跨地區、跨行業的橫向聯合、縱向聯合和多樣化經營,有的搞產品出口,利用外資,進行技術貿易,有的邊貿、外貿、內貿一起抓,大大拓展了小產品企業的市場營銷空間。

我國市場由僵變活的根本原因,在於製定了一個有效的政策,使人們在經濟上有了越來越多的自由選擇權,極大地調動了小產品市場上各主體的積極性,彙成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也為小產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滿活力的外部環境。

3.植根市場,小產品能夠做成大生意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無論是在繁榮發達的地方,還是在窮鄉僻壤,市場上總會出現一些小產品空缺或供給不足的情況,一旦你了解到市場上需要什麼,就可以組織物力進行生產,這樣可以使你在極短的時間裏獲得可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