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采購節約:建立企業的第二利潤中心(3 / 3)

7.堵住采購中的回扣漏洞回扣漏洞,漏掉的都是企業的財富。

不管是大公司、小公司、外資企業、國有或者集體企業,采購員拿回扣,銷售在外協過程中拿回扣,小到幾十、幾百、幾千元,大到幾十萬、上百萬,似乎都成了見慣不驚的事情了。

請看下麵一個案例:

魯明是一家企業營銷部的副經理,某天晚上它跟老朋友李光聊天。

李光:聽說你們企業這兩年境況不太好,是嗎?

魯明:對,我們企業去年虧損了400萬元。

李光:那對你的收入有影響嗎?

魯明:企業虧多少都算老板的賬,我的年薪還是30萬元。而且告訴你一個秘密,我一年下來掙的還不止我說的這個數呢。

李光:這是怎麼回事?

魯明:實際上我們每月拿的回扣比工資可要多得多,供貨商為了和我搞好關係,必然要給我回扣。

李光:這樣企業不會因為虧損而倒閉嗎?

魯明:我們企業年年虧損,可我都在這個企業幹了十幾年了,每年收入幾十萬呢,管不了企業那麼多了!

在許多企業,隻要和采購沾點邊,一年賺上幾萬、幾十萬元是常有的事。

對於采購員,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油水的職位。在人們的印象中,公司采購員在采購過程中常常可以拿到回扣,常常有人請吃喝,是個肥缺。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某些采購員因為拿了回扣而投桃報李,假公濟私損害公司的利益。

由於堅持如實開具發票,麥德龍連鎖超市一直受到部分采購人員的冷落。因為在麥德龍的發票上,清清楚楚打印著所購商品的數量、品種、價格、購物日期等。一些采購員想在發票上模糊一點,根本行不通。有數字表明,麥德龍因此流失了不少客戶,每年流失的生意不下3000萬元。

麥德龍透明發票遭到冷遇,實質上暴露了中國企業采購上的漏洞。很多采購員不願到麥德龍購物,說白了就是因為沒有為自己謀利益的空間。

事實上,推行透明發票,也開始讓麥德龍嚐到了甜頭。隨著中國企業製度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認可這種透明發票。目前,上海麥德龍的會員客戶已經發展到40萬家,其中既有餐飲企業,也有中小零售商,還有許多企事業單位。

如何盡量防止采購員私拿回扣等不正當行為,已成為很多企業頭疼的問題。一些優秀企業總結出如下幾點:

公司根據庫存情況,確定需要采購的原材料、辦公用品等物品的需求量。

采購部根據物品需求量派出采購員去聯係供應商。采購員的任務是聯係供應商,收集供應商的報價,采購員沒有談判定價的權力。

采購經理根據采購員收集的資料和報價,確定幾家合適的供應商,並對報價做出建議,建議談判的價格範圍。

采購部經理將這些材料和建議送交公司組成的采購談判團,作為談判的重要參考資料。談判團是由多個部門的專家組成,擁有采購和定價的權力。

談判團直接和供應商談判,並確定采購物品的數量和價格。

談判團將最後談判結果送交公司批準,采購過程才算正式完成。

在這樣的操作過程中,采購人員和其他任何人都很難有貓膩,要拿回扣就十分困難了。

在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的采購中,沃爾瑪要求其員工不得接受和索要供應商的任何財物,向沃爾瑪員工送禮的廠商也將因此被取消合作資格。沃爾瑪的員工到廠商所在地出差,所有費用都由沃爾瑪負責,就算幾元午餐費都必須付給廠商。因此,廉正成為沃爾瑪采購成功的秘訣。

大額采購通過嚴密的製度可以有效地杜絕采購員拿回扣,但對於小額的采購就不必如此麻煩了,因為這需要較大的人員成本。小額采購一般由采購經理確定價格。當然缺乏多人監督,難免會出現私拿回扣的可能性。

當然,要絕對避免私拿回扣還是比較困難的,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和員工管理,以盡量避免員工私拿回扣。

8.公開招標:實現陽光采購

陽光招標,能有效杜絕采購虛耗。

陽光采購源於英國,1782年英國設立了第一個專門采購辦公用品的官方采購機構--皇家文具公用局。這一製度以公開招標為基本原則,從決策到監督體現了廣泛的公平性、公正性和規範性,因此被稱為陽光下的交易。該製度被許多國家效仿,並不斷加以完善。

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環境變得透明,並能有效過濾采購中的不良因素。對采購企業來說,公開招標有以下好處:

一是增加有效供應商。國內外的企業都可以參與投標,可使供應商不受本地域、本行業的限製,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找到更好的供應商。

二是透明采購流程,濾除采購中人的因素。

三是提高采購質量,激烈的競爭將促使賣方為采購企業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

以上好處歸結到一點,那就是有效地節約采購成本。

2004年8月,解放軍總裝備部在組織全軍裝備采購工作中,積極推行集中采購、公開招標和競爭性談判等采購方式,裝備采購效益明顯提高,實施競爭性采購的項目平均價格降幅達到15%左右。

例如,某型飛機加油車,從過去軍兵種單獨采購轉為競爭方式集中采購後,價格降低了20%;軍用計算機和網絡設備進行集中采購,價格降低了28%;普通軍用大客車以邀請招標方式實施采購,價格較過去定點采購明顯降低;多種型號艦船裝備實施競爭性談判方式采購,節約采購經費數億元。

通過推行競爭性采購方式,不僅直接降低了裝備采購價格,而且提高了裝備質量,改善了售後服務。

招標比價,如果貨源比較單一,則一定要改成兩家或兩家以上來進行比價。一般來說,采購3000元以上的商品,比價的單位必須不低於3家;采購5000元以上的商品必須不低於5家。而且,對於企業所需的主要商品、主要材料,最少要有5家左右供應商,且每年增加一家。企業要不斷地開發新的供應商,優勝劣汰後才能找出最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招標的周期可以是每季度一次,但一定要求第二季度的價格比第一季度價格低些,第三季度的價格比第二季度價格低些,形成一個原材料采購價格下降的趨勢,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成本的控製。

通過招標采購,企業掌握了市場物價及其變化,降低了物料成本;通過多家供應商同時比價競標,使采購的過程公開透明,杜絕腐敗現象的產生。整個招標采購過程是在公平、公正和公開的環境下進行的,很多企業進行公開招標後都有這樣的感歎:成本低了,交貨及時了,質量好了。

9.盡量減少原材料的庫存庫存積壓過多,是企業經營中無形的耗費。

一般生產企業的物料成本往往占整個生產成本的60%左右,但這隻是有形成本。至於隱形成本,是指物料的儲存管理成本。

物料儲存管理成本是指從物料被送進公司開始,到成為成品賣出去之前,為它們所投入的各種相關管理成本,如倉庫管理人員的薪資、倉庫的租金或折舊、倉庫內的水電費、利息、管理不當所造成的耗損、表單等等。

有關專家的研究發現,物料儲存管理成本約占物料有形成本的25%左右。物料本身的成本已經夠沉重了,如果管理不好,所造成的影響不堪設想。所以,物料的庫存可以說是企業管理的重心所在。

降低庫存量,物料周轉率就會提高,資金周轉隨之加快,積壓減少,利用率就提高。貨物存量過多或過少都不合適,存量過多會使資金積壓,且存貨儲備成本加大;存量過少,材料供應跟不上,容易造成停工待料,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所以,庫存成本控製的關鍵是重要的少數。

在買方市場的條件下,W企業利用社會資金為我所用,保證供應,對部分有規律的消耗品種實行零庫存供料,具體做法有兩種:

一是對部分距離公司較近,且不會立即危及生產的品種,由供貨方按W公司要求保持一定數量的成品庫存,根據W公司的書麵通知,直接將貨物送到使用地點,驗收合格後辦理出入庫手續進行結算。

二是對部分必須保持一定庫存儲備的零散用料及關鍵品種,通過招標或比質比價方式,確定供貨廠商,簽訂零庫存供料協議書,由供貨方在自己的倉庫存放一定數量的產品,代為保管,所有權仍歸供貨方,適用後再辦理出入庫手續結算,消耗多少結算多少,不用則由供貨方提回。

這樣既保證了供應又降低了儲備資金的占用,同時也避免了因計劃不準等造成的庫存積壓,此項措施實施幾年來,效果非常明顯,每年平均減少儲備資金占用近100萬元。

另外,還要做好呆廢料的預防與處理工作。物料一旦成為呆廢料,其價值就會急劇下降,而倉儲管理費用並不因為物料價值下降而減少。所以要及時處理呆廢料,做到物盡其用,節省人力,節約倉儲空間。可以通過修改再利用、借產品設計消化庫存、打折出售、與其他公司以物易物等途徑解決。但預防重於處理,應加強業務部與生產部的協調,增加生產計劃的穩定性,妥善處理緊急訂單,盡量減少呆料的產生。

同時,采購管理部門要把握好物料申購、訂購時機,減少乃至避免呆廢料現象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成本。

美國戴爾電腦采裁取按訂單生產的模式,控製原材料和零配件庫存是焦點。一般情況下,包括手頭正在進行的作業在內,其任何一家工廠裏的庫存量都不超過5~6個小時的出貨量。這種模式,以最準時、最經濟的生產資料采購和配送滿足製造需求。

零庫存,即沒有資金和倉庫占用,是庫存管理的最理想狀態。

然而,由於受到不確定供應、不確定需求和生產連續性等諸多因素的製約,企業的庫存不可能為零,基於成本和效益最優化的安全庫存是企業庫存的下限。但是,通過有效的運作和管理,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零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