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可發姆製造成品,必須解決龜裂、軟化和硬化的問題。杜邦公司嚴格監督指定的高級製鞋商按要求做了少量的鞋子,讓本公司的雇員試用。在得到絕大部分人的認可後,杜邦公司又將15000雙鞋交給消費者試用,結果仍舊令人振奮。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在市場上大張旗鼓地宣傳。1963年10月,新產品登台亮相,1964年一年杜邦公司用於新產品推銷的費用就高達200萬美元。杜邦公司之所以肯下血本,是因為可發姆具備一些連真皮革也欠缺的優點。可發姆透氣性好,曲直容易,不易變形,重量僅為皮革的1/3.
此外它還防水,耐磨性極強,護理起來十分簡單,隻需用水一擦便又光潔如新。
由於可發姆製作的鞋款式非常新穎,廣告宣傳力度又強大無比,再加上杜邦公司原有的成熟銷售網絡,使可發姆鞋的前景看上去很美好。
巧合的是,1965年美國皮革出口量劇增,導致國內市場皮革奇缺,價格飛漲,因此,一些傳統的製鞋商開始試用可發姆作為製鞋原料,這種結果使杜邦公司為自己的正確決定而興奮不已。
事實上,市場需求正在經曆著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因國內外一些條件的變動所引起的。
首先,市場需求轉向品種多樣化、光潔度高、更具吸引力的新產品,杜邦公司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對可發姆的精加工頗費了一些心思,由此一來成品的費用也在增加,大大超過預算和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所以市場對可發姆的態度也隨著皮鞋價格的漲跌而忽熱忽冷。
盡管可發姆具有皮革所欠缺的一些優點,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點。
譬如可發姆的透氣性雖然好,但做成鞋穿在腳上仍然感到悶腳;盡管可發姆耐磨性好,但其彈性比皮革稍遜一籌,令穿著者時常抱怨鞋太緊。
再有就是以乙烯基纖維革作鞋麵料呈現上升趨勢,這種麵料外觀極像皮革,價格比可發姆低了將近一半,而且花色和圖案也相當繁多,消費者挑選餘地大,乙烯基纖維麵料鞋比可發姆問世更早,市場相對要成熟一些。
為了降低可發姆的售價,杜邦公司花了整整兩年時間采取一係列措施降低成本,但由於生產上遇到的種種困難,產量仍舊上不去。到了1968年,可發姆的生產和銷售達到了頂峰。但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因為製革工藝的不斷改善,一些製作精良、手感柔韌、穿著透氣、彈性極好的皮革麵料不斷湧現,加上乙烯基纖維麵料鞋大受歡迎,使得可發姆的銷售不斷下滑。
為了改變市場上的不利局麵,杜邦公司於1970年10月又推出了第二代合成革,原指望借此恢複過去的市場份額,沒想到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人將一種質優價廉的合成革投放到市場,給杜邦公司迎頭一擊。乙烯基纖維麵料將售價降低至合成革價格的1/3到1/5.因此杜邦公司最初所希望出現的市場巨大需求永遠也不會再來了。
在1964~1971年7年間,杜邦公司麵臨著將近l億美元的虧損。
1971年4月14日,公司總裁查爾斯果斷地向股東們宣布,杜邦公司從此放棄可發姆的生產。
杜邦公司為一項錯誤的決策,付出了上億美元的代價。如此驚人的損失,假若決策開始時充分地論證,結合實際分析,對困難做最充分的準備,也許結果不會是這樣。然而,曆史是不可以假設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節約的角度考慮,保證企業的根本利益,增加企業的利潤,一定要緊緊抓住決策的關鍵龍頭,否則,悔之晚矣。
5.投資決策要慎之又慎,避免失敗錯誤的決策必然會帶來經營的失敗在企業經營決策中,投資決策是最重要的決策之一,也是影響企業成本投入和利潤獲取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投資決策一定要謹慎從事,進行多方麵的科學論證,以避免決策失敗。
投資最終會表現為固定成本的一部分,常常是企業最重大的成本或最關鍵的成本。投資控製好了,或降低了投資數額,就等於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
民營企業家史玉柱先生有一個觀點:投資失敗是最大的失敗。控製投資的關鍵是縝密的審批和對回報期、回報額的明確要求。如果回報期、回報額達不到預期怎麼辦呢?
一些著名的企業的經驗是,每投資一個項目,如果沒有實現預期收益,那麼馬上就總結、調整;再沒達到目標,就需要換負責人;如果換了負責人還未達到目標,就應該停止該項目,將之轉讓或放棄。
不贏利的項目都砍掉了,留下的項目都是賺錢的,這樣就保證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由於市場及技術發展瞬息萬變,投資決策失誤在所難免。因此,在投資失誤已經出現的情況下,如何避免更大的錯誤對企業來說才是真正的考驗。
2000年12月,英特爾公司(Intel)決定取消整個Timna晶片生產線就是這樣一個例子。Timna是英特爾公司專為低端PC設計的整合型晶片。當初在上這個項目的時候,公司認為今後電腦減少成本將通過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設計來實現。可後來,PC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PC製造商通過其他係統成本降低方法,已經達到了目標。英特爾公司看清了這點後,果斷決定讓項目下馬,從而避免更大的支出。
我國上海的複星集團在短短10年內,從一家中小型企業發展成為擁有80億元資產的大集團,其間也有失敗的經曆,但每次失敗都是小的失敗,勝利都是大勝利。他們的總結是:一出現失敗的苗頭,就立即認輸。如果不及時認輸,以後連認輸的機會都沒有。一位創業者說。
由於各種不確定的因素,投資不可能總是成功的。如果憑現有人力盡力後仍無法挽回投資,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叫停,處理善後。否則它將吸引投入更多的成本,變成吞沒企業利潤的黑洞。
一項久拖不決的失敗投資,會把一個優質的企業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