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到日本製造,我們會想起幾十年前以豐田汽車為代表的精益生產的先進生產方式。
在20世紀末,美國製造又重新的煥發青春,以摩托羅拉、通用電氣為代表的公司,發明創造了六個西格瑪等先進的製造理念和製造方式。
如果說中國進入了製造時代,我們要問問自己,中國製造是以什麼樣的企業為代表?這些企業又發明了什麼新的製造方式給世界做出了貢獻?
剛才講到的是管理紮根的地方,就是生產實踐、製造實踐。我現在講管理升華的地方,就是管理的研究和谘詢。
今年是北大縱橫10周年的日子,非常不容易,一個管理谘詢公司,一個本土的管理谘詢公司,能夠堅持10年做下來就不容易,而像北大縱橫做成本土谘詢公司中品牌最響、規模最大、實力最強,非常不容易。我們看到在座很多是北大縱橫的客戶,北大縱橫為客戶提供了很多的谘詢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成長,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我和王總交流的時候,王總說,未來10年,北大縱橫要成為世界一流的谘詢品牌,要讓大家知道,美國有麥肯錫,歐洲有羅蘭·貝格,在中國有一個北大縱橫。
這是非常偉大的抱負和願景,我希望成為現實。但是站在今天,遙望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前天在上海,我采訪了三家國際知名的谘詢公司的大中華區總裁。我分別問了三個人同樣的問題:跟本土谘詢公司相比,國際性的谘詢公司有什麼樣的優勢?本土谘詢公司又有什麼樣的優勢?
這三家公司,一家是世界頂尖的戰略谘詢公司,一家是世界頂尖的流程和技術谘詢公司,還有一家是世界一流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司。
說到國際谘詢公司的優勢,他們說了很多,但是說到本土谘詢公司的優勢,就沒有話說了。我說:本土公司就沒有什麼優勢嗎?他們說,真的可能是沒有優勢。他們說:可能有一些公司、有一些個人,在某一個行業、某一個方麵成為了一個專家,在一個狹窄的利基市場上有優勢,但是在主流的市場上沒有優勢。
過去10年是我們學習的10年,我們的學習有進步,王總的公司辦得這麼大、這麼好就是進步。但是剛才的例子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本土的谘詢公司沒有被外國的大公司放在眼裏,他們不覺得有威脅。
谘詢行業的現狀代表中國整個經濟、整個管理界的縮影。
我們學習了10年,我們希望未來的10年,就像剛才何教授講的,是創新的10年。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