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劉曉慶坐飛機去杭州參加一部電視劇的開機儀式。途中,飛機駕駛艙的擋風玻璃突然碎裂,劉曉慶遭遇了人生最驚心動魄的一幕,當時她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癱軟無力。回到候機室,劉曉慶想起來那一幕就非常後怕。隨從人員勸她第二天再去杭州,但是她卻不同意:“我是主演,那邊的人都等著我,我怎能缺席?要是這次不講信用,以後還有誰請我拍戲?這債怎麼還得清?”隨後,她改乘下一趟飛機去了杭州。
在劉曉慶的努力下,她終於還完了所有的款項。當她還完最後一筆錢時,請了幾個朋友,在一家最普通的飯店吃飯,以示慶祝。在人生最低穀,劉曉慶沒有逃避,沒有抱怨,而是選擇從零開始。今天,出現在我們麵前的劉曉慶,不再是當年那個張狂的女人,而是經曆了鳳凰涅槃後的新人。
後來劉曉慶在一篇題為《重獲自由才知道天有多藍》的文章中,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曾對朋友說,出來這一年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過去我飄在空中,生活好像很燦爛,但沒留下任何痕跡。而現在我是踏實地站在地上了,這兩年的生活就像鐵製版畫,色彩單調卻很深刻。我非常感激這次‘稅務風波’,它讓我有機會重新正視自己,不僅心態變平和了,而且學會了感恩,尤其是多了很多彼此理解的好朋友。我現在感覺刺骨的嚴寒已漸漸過去,前方正是春暖花開的美景。”
劉曉慶的人生蛻變曆程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的歲月多麼不堪和恥辱,隻要我們學會舍棄,學會空杯,重新麵對生活,人生就會迎來新的轉機。如果不懂得舍棄過去,不懂得倒空心杯,杯子裏麵的東西就會陳舊、腐朽甚至發出惡臭,最後,整個人生都會被汙染,生活將失去快樂和單純。
空杯心態是與昨天永別,然後擁抱明天。
有一位老人年輕時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可是後來他因為生活所迫背井離鄉,這一走就與那個女孩錯過了。但是他一直放不下那個女孩,直到頭發花白,他也沒有再愛別的女人。終於有一天,他委托一個愛情婚姻節目,讓他們幫忙找到了那位女孩——已經是一位鬢發斑白的老太太,而當年那個清純的少女早已不見蹤影……從那以後,老人才徹底放下了心病,對生活有了新的展望。
空杯心態是不斷揚棄和否定自我,不斷學習和進步。每個人對複雜的客觀事物的認識都是有限的,因此,隻能選擇不斷接近真理。昨天你認為正確的東西,今天也許有了不同的認識;上次成功的方法,也許這次行不通。因此,我們必須不斷自我否定、自我提升、自我完善,這就需要真正的空杯心態。
空杯心態是永不滿足。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曾經說過:“任何停止學習的人都已經進入老年,無論他在20歲還是80歲;堅持學習的人則永葆青春。”空杯心態是一種永不滿足的人生態度,正如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都在學習,一輩子都在進步,這樣才能永葆身心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空杯心態不是讓我們把杯子裏的東西全部倒掉、全部舍棄,而是有所舍棄,有所保留。有些東西應該舍棄,比如偏見、謬論、錯誤信息、有毒的觀念,而有些東西不能舍,比如夢想、信念、美德、真知。
3.生命之舟需輕載,減法生活更精彩
忙碌的工作,混亂的生活,常常讓人深陷欲望的泥潭之中,越是擁有,越容易不滿足,也越容易迷失。當一段感情宣告結束,當一時身體欠佳,當一項工作告一段落,當一場財務危機不期而遇,當一次心靈遭受創傷……當生活除了忙碌還是忙碌,身心除了疲憊還是疲憊時,我們該做些什麼呢?答案是減負、減壓、節欲……
“減法”是生活的藝術,懂得用減法來生活,才能摒棄物質的奢華,傾聽內心的聲音,釋放心靈的空間。陶淵明減去了官場的紛擾,才能在寧靜秀美的田園中悠然采菊;居裏夫人減去了名利的誘惑,才能在科學的世界裏盡情馳騁。通過減法可以消除疲憊,可以減輕煩惱,可以讓混亂的生活變得安然有序。當困擾你的一切不再困擾你時,幸福的天使就會給你送來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