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深層解析個性品牌與消費心理之間的微妙作用(1 / 2)

喬布斯曾經給品牌個性下過一個定義,即“有關品牌的人格特質組合”,如同人的個性一樣,商品也是可以有個性的。不過,這種商品本身不具有個性,而是被商家賦予的,並在推行過程中得到消費者認可,如此才能使商品的個性顯現出來。而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品牌也會提供諸多象征性意義,以及消費者自我表達的需要。比如,“我個性,我時尚,我屬於高端消費者”,如果消費者能夠通過購買或使用一款商品將這些心理表達出來,尤其是對於那些有表達需求的消費者而言,他們對於商品品牌的青睞也就可想而知了。

喬布斯經常與心理學者進行相關探討,並將這些心得體會應用到商業運作中,其中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人類的一切活動(包括消費活動),都受到心理的支配,因此隻要找出並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銷售工作就完成了一半以上。”在進一步的劃分中,這種心理還可以分為實際需求和奢侈需求,而且不排除前一種心理在欲望的驅動下轉化為第二種需求。而麵對這兩種心理,喬布斯做出的應對方式卻大不相同。比如,對於前者,通常消費者購買意向明確,購買行為簡單快捷,基本不需要喬布斯提供額外考慮;但是第二種心理應對起來則比較複雜,因為商品提供的附加價值必須契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但由於心理變化的微妙,這一點是難以把握的。而這則是喬布斯取得最大成績的地方,也是他樂此不疲的地方。

首先,喬布斯必須弄清消費者對於商品附加值的需求。比如,有些消費者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借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有些消費者則對品位比較考究,認為與眾不同才是自己追求的;也有些消費者比較注重流行元素,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新新人類。喬布斯在對這些消費心理進行分析之後,必須進行準確定位,然後在產品中分別加入相關元素,才能最終完成對商品的設計工作。

其次,喬布斯必須要讓消費者認可甚至認同他對相關元素的解讀。比如,產品的價格昂貴,那麼究竟要昂貴到一個什麼程度,它必須一方麵保證區分開中低端消費者,又必須保障在高端消費者的接受範圍內。這一點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關鍵是如何讓消費者認可產品的時尚和個性,這一點則是比較困難的。

最後,就是必須保證產品本身的使用體驗,畢竟上麵所述都是附加功能,如果蘋果產品失去了本身應該有的性能,這些附加功能也就無從談起了。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蘋果產品光芒四射,能夠引起消費者的共鳴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眾所周知,雖然蘋果產品的信息推陳出新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每一款產品在麵市之前,都經過了蘋果整個相關團隊數年的努力,而且喬布斯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不足。而當時國內的一些山寨手機生產商,其推出新款手機的速度雖然比蘋果還快,但是其出售前的準備則隻有短短幾周,其產品質量可想而知。可以說,蘋果公司能夠取得今天這樣巨大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喬布斯對於消費者的心理意識的把握,確切地說,是他對消費意識的掌握。

在喬布斯看來,消費者的購物心理主要由主意識和潛意識組成。其中,主意識就是明確的意識,比如一個人想要吃東西了,就會去買食物。但是這一消費行為的潛意識卻經常被人忽略,那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吃東西。也許答案很簡單,因為餓了。而如果我們將問題再深一步進行詢問,即為什麼餓了,答案可能就不那麼簡單了。當然,這隻是生理學方麵的一些知識和理論,但是在消費心理學中同樣如此,甚至需要更加細致的心理作用探尋。以一名消費者進入商場購物為例,很多商家也許會在顧客進店後考慮其商品需求,但是喬布斯卻會考慮顧客購買商品可能會受到什麼因素影響。比如,顧客身邊的人使用了同款產品,或者是媒體廣告的宣傳影響到了他,又或者一些影視作品中出現了某款商品,這些都可能導致顧客上門後直接選購預期商品。消費者選購某款商品的時候,很少考慮其實際意義。所以,促成這種消費意識的原因也就往往被消費者忽略掉,因此稱為潛意識,而喬布斯就是對此進行了分析和掌握,才最終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提出過一個觀點,對喬布斯的顧客心理分析起到了重要影響。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心理意識就像是一座冰山,露出水麵的部分僅僅是一角而已(主觀意識),其餘大部分都掩藏在水麵以下(潛意識)。而且,弗洛伊德還給出了一個定義,即人類的主觀意識除少部分受身體本能驅使外,其餘全部都是由潛意識所驅使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心理意識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被環境(包括環境中的人)所影響的。而喬布斯把消費者的心理意識很好地運用到了商業運作中,總是盡可能地“幫助”消費者去選購他們“所需”的商品,也就是蘋果產品。這也是喬布斯為什麼一直在強調自己是在販賣文化,而絕非販賣商品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