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品牌效應,喬布斯賦予蘋果的不變個性(1 / 2)

由於市值已經超過IBM和微軟等老牌IT企業,所以蘋果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電子品牌之一。隨著喬布斯的過世和蘋果最新產品iPhone 5的推出,蘋果的火熱程度已經到了發燙的地步。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喬布斯通過深厚的精神文化和獨特的運營方式,賦予了蘋果品牌巨大的光環。尤其是喬布斯提出的“用戶體驗至上”的經營理念,在為蘋果產品贏得強烈好感的同時,也確實讓蘋果團隊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在整個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對市場變化的銳意追求和對客戶體驗的不斷滿足,都是在“用戶體驗至上”原則下衍生出來的子文化。再加上喬布斯一係列有力的市場措施,蘋果的強大品牌效應得以深入人心,正如喬布斯在一次新品發布會上所說的那樣:“即使蘋果公司在全球的資產一夜間化為灰燼,我也可以憑借蘋果品牌的價值,在一夜間重新聚集起之前的財富。”

人們將品牌效應在市場競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稱之為“價值傳遞”,即已經形成的價值會持續發揮效力,不斷創造出新的價值。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在於,消費者因為對相同品牌的舊有款型有了深入了解和良好體驗,也會對該品牌的新款型產生強大的依賴性,而如果產品的使用體驗能夠持續性滿足用戶需求,那麼用戶就會形成絕對的品牌忠誠度。可以說,這就是喬布斯最終能為蘋果公司創造巨大財富的原因。

喬布斯經營蘋果產品很注重以下兩點:一是在保障產品質量和相關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額外價值,即幫助用戶建立生活態度和生活品味;二是開放產品平台。喬布斯始終堅持走間斷路線,從來不與任何對手打價格戰,但與此同時卻對蘋果用戶在線提供了海量的免費軟件,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選擇,加強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可能有人會產生質疑:既然喬布斯取得商業成功的秘密已經呈現出來,那麼其他品牌隻要按圖索驥,不就同樣可以取得成功了嗎?事實並非如此,所謂市場活動,實際上處於一種靜態的發展中,看上去雜亂無章,實際上則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如果不能像喬布斯一樣洞悉這些規律,商業活動是根本無法取得實質性成功的。而且,即使是那些洞悉了市場運行規律的投資人,甚至是資深的老牌企業家,喬布斯也設置了堅固的競爭壁壘,以防自己取得的優勢被輕易掠奪。概括來講,主要包括三點:

設定不斷推出新產品的經營模式,設置技術壁壘。

應該說,蘋果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是其直接競爭力,就是持續性的技術更新,當然最終實現是以更新產品款型的方式。比如,2001年推出iPod音樂播放器,2003年推出iTunes音樂商店,2007年推出iPhone手機,2008年推出Mac air個人電腦,2010年推出iPad等。這些還僅僅是不同類型的產品,在蘋果同種類型產品中,每年還有不同款型的新品推出。而且,蘋果產品每一款新型產品的推出,都進行了係統深入的前期、中期和後期工程,任何一家公司想要學習喬布斯的成功經驗,都必須逾越這一強大的技術壁壘。

產品定位精確,形成低成本壁壘。

蘋果公司和眾多電子公司不同的是,喬布斯實際負責的工作隻有四個實體平台和兩個虛擬平台,其產品隻滿足蘋果公司最核心的部件和服務需求,更多的低端配件和服務來自像中國一樣的第三世界國家。這樣一來,喬布斯不僅為蘋果產品的產出大幅縮減了資金投入,還網羅了大批的二級、三級供應商和經銷商,而因為利益綁定,他們對於蘋果產品的行銷和部件質量,也形成了巨大的保障性力量。

綜合優勢促生出的價格壁壘。

由於喬布斯的不斷進取,蘋果公司所創作的科技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高度,所以除了一些舊的蘋果機型會有小幅降價外,蘋果產品基本不會在價格上有所退讓。尤其是對於那些最新推出的蘋果產品,喬布斯不但不會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還會在銷售環節中不斷釋放缺貨信息,造成消費者的饑渴性搶購。如果不是喬布斯坐鎮蘋果總部統一指揮,嚴格掌控蘋果產品在全球各個地區的銷售,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局部市場負責人,很可能會在銷售過程中實施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