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創新文化領跑世界科技,改變用戶人生(1 / 2)

進入信息時代,創新科技對於市場經濟的影響有目共睹,放眼那些能夠真正取得市場立足之地的品牌,無一不是從創新開始走上發展之路的。由此我們基本可以認為,創新才是市場經濟的王道,創新可以讓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企業變成令世人矚目的大公司,而沒有創新精神則可以使一家世人矚目的大公司變為一家默默無聞的小企業,直到被人收購或者申請破產保護。這種經營模式的創新,會留給世人一個固定的生活方式。比如,Facebook的出現為熟人之間建立起了一個網絡社交平台,穀歌開啟了人類進入計算機搜索時代的大門,Kindle則讓人們可以享受電子閱讀的樂趣,等等,而喬布斯則用他的蘋果產品讓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用數字娛樂和信息快感。總之,一切都離不開“創新”二字。

喬布斯知道,創新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商業鏈條組成部分,而是一種需要以文化為背景、以意識為主導,並且以利益為牽引的綜合經營模式,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和思索。其最終目的,就是投資者要用產品改變甚至顛覆用戶的生活習慣,隻不過這種改變首先需要改變用戶的思想觀念。簡而言之,就是要讓顧客在購買商品之後,成為另一個自己,並且在完成蛻變的過程中,變為蘋果產品的忠實擁躉。應該說,沒有人會喜歡失敗,但同時也沒有人會不喜歡刺激,所以人們大多在害怕改變的同時,內心也在呼喊改變,這就為創新科技提供了有利土壤。喬布斯很清楚,這種改變用戶消費習慣甚至生活概念的創新,一旦形成,將為品牌競爭創造絕對優勢。因此在創業之初,創新理念就已經逐漸融入蘋果公司的“骨髓”之中了。

從喬布斯的創新之路可以看出,創新不僅僅是要打造品牌產品,更重要的是明確商業目的,改造自己的用戶。這就需要企業從思想意識上對消費者進行影響,即為產品加入文化價值,在根本上扭轉消費者的思維觀念,從而影響其最終的消費行為。比如,蘋果經典產品iPad平板電腦,不僅顛覆了傳統的通信和電腦價值,同時也完成了“人手一本”的全新銷售文化定位。所謂“人手一本”,就是要讓大眾消費者也具有購買能力,喬布斯當然沒有提高消費者購買能力的本領,但是他卻可以降低iPad的售價,這就是iPad最低售價款型隻有500美元左右的根本原因。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這一款創新產品推出的幕後,除了必要的科技支持,也花費了喬布斯在諸多方麵的心血。

蘋果產品的創新還在於提高用戶的鑒賞力,僅從最簡單的外形設計和用料材質來看,即使一個對相關美學知識完全沒有概念的用戶,在進行對比之後,也可以輕鬆發現其他手機和蘋果手機相比存在的不足。不可否認的是,喬布斯雖然沒有經過係統正規的藝術熏陶,但天賦使然,他還是能夠對藝術元素感知敏銳。也許正是沒有經過正統的藝術學習,喬布斯的藝術見解才能夠輕鬆融入產品設計,並最終引起大眾消費者的共鳴,並得到了他們瘋狂的支持。

由於喬布斯在創新過程中體驗到了樂趣,因此在蘋果產品中,他也為用戶留出了創新空間,並且希望用戶可以體驗到創新為自己帶來的樂趣。比如,iPad提供的古箏功能,就為用戶作詞作曲提供了很大便利,得到了相關消費者的極度好評。而iPad作為一種美國文化孕育出來的科技產品,同時卻融入了中國民樂的古老元素,可想而知,一個小小的iPad,其他我們不知道的功能還有多少。按照以往的運營管理,喬布斯同樣對消費群體進行了細分,以求最大限度地加強用戶的依賴程度,同時也可以讓不同顧客更加具有個性化,增加其購買商品的可比性,進一步促進消費。前文提到的音樂創作功能,就是專門針對音樂愛好者設計的一項功能,因為對於外行來說,這項功能根本沒有絲毫用武之地,也不覺得其中有什麼樂趣,但音樂領域的人士卻會對此愛不釋手,而其他用戶也總能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功能。

此外,使用便捷性的創新也在每款蘋果產品中都有所體現。可能很多人曾經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即看電影比看電視更新潮、更有氛圍,網絡比電視機更加快捷、方便,但是為什麼電視節目還是那麼受人歡迎呢?而對於這個問題,喬布斯曾經也考慮過,他考慮的結果是電視機具有無法替代的隨意性。比如,電視可以隨意換台,可以用舒服的姿勢觀看,等等,從根本上滿足了用戶的便捷性需求。蘋果用戶都應該清楚,世界上第一台手提筆記本就是蘋果公司研製的,其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為用戶提供便捷。而實際上不僅是筆記本,最早的個人電腦同樣也是由喬布斯首先提出並推出的,盡管在當時的情況下,由於受到種種客觀因素製約,其產品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個人電腦。而等到蘋果個人電腦產品(包括筆記本)完全達到頂峰後,喬布斯仍然在考慮如何更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便捷性需求,並且最終促生出了iPad係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