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尋找市場空白,即鎖定客戶群,僅僅隻是投資的第一步。而我們絕不能忽略的一點是,一旦市場的空白被打開,蜂擁而至的商家會立即把開拓者的優勢“洗劫”殆盡,如果開拓者拿不出有力的後續對策,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可能會付諸東流。所以,對於剛剛發掘出來的空白市場,投資者必須建立整套行銷方案,做到“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等到其他商家有所察覺時,開拓者已經占據了絕對市場份額。喬布斯在運作蘋果產品的時候,就將這個商業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不僅建立了信息浩瀚的客戶信息檔案庫,分析出了他們的共同點,還找出了他們共同具備的消費需求。而建立了完備的跟蹤銷售調查資料庫,就可以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動向,從而做到隨時調整產品的發放和改進。
其中,個性化細分,就是喬布斯在跟進銷售調查過程中的有力舉動。因為與消費者建立了有效的溝通平台,喬布斯得以在消費者使用蘋果產品的第一時間得到反饋信息,其中會有一些真正的有利於產品改進的建議。而在這個改進的過程中,喬布斯通過不斷努力,最終建立起了包括前期銷售和售後服務的整套蘋果產品運營網絡。
為了完成這個龐大的信息網絡的建設,喬布斯除了花費必要的精力外,其“真金白銀”的財力投入也是驚人的。因為要想這個信息平台能夠正常運作,時刻為喬布斯提供各種信息,不僅要求其具有強大的信息儲備能力,還要有分析和篩選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將精準有效的信息及時傳遞到喬布斯手中。後來,為了能夠將信息網遍布全球,喬布斯想到了一個能力巨大的群體——蘋果產品的終端用戶。喬布斯出資在全球各地成立了蘋果俱樂部,並逐漸吸引了一些在當地有影響力的人物加入,而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節省一部分開支,還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的信息,從而為蘋果公司推出更完美的產品做準備。
與此同時,喬布斯也將消費者能夠為他帶來的經濟利益進行了考量,並將不同地區和不同購買能力的群體進行了劃分,其中包括重要群體、次重群體、重點群體、次重點群體,及一般性群體,等等。這種劃分,就如同我們在汽車市場中看到同一款車型,卻又有頂配、標配和低配等不同配置一樣,可以盡可能兼顧到全部具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而喬布斯同樣也是出於這種考慮才進行的消費人群劃分。蘋果用戶都應該知道,蘋果產品在出售時會有很多配套商品進行選擇,其中一些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些是加強產品使用體驗的,即不必要的。這就造成了一種所有商家都願意看到的情況,即擁有蘋果產品的消費者,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和沒有蘋果商品的人進行比較,並產生優越感;而購買了蘋果產品的消費者,同樣會在這些配套商品上進行比較,而這些顯然都會最終促使蘋果產品的消費更加火熱。
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商品本身的屬性,當一款商品的某個特點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而其他商品不具備這種特點時,這個品牌便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和使用體驗,而消費者也會因此對這個品牌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因此,產品本身的質量也是其市場前景良好的關鍵,而市場的順利開拓又能保障產品更好的銷售。由此而言,二者之間的關係隻要保持良性循環,其市場表現就會越來越好;相反,如果二者不幸陷入惡性循環,那麼就需要決策者認真尋找其中的原因了。因為即使當前的銷售狀況不錯,但如果不考慮長遠之計,最終還是難免會使企業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