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對於蘋果產品的經營,始終遵循一套獨創的理論,即將精力投注到產品的文化、質量、品牌和口碑上,並將這四個要素置於一種良性的循環中。
至於蘋果公司的企業文化,在喬布斯看來就是將科技運用到極致,要讓用戶在使用蘋果產品的時候能夠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時也必須保障產品功能操作的簡易。回首蘋果公司自1976年創辦以來,喬布斯正是抱持著這樣的思想在設計和生產每一款蘋果產品的。期間如果不是因為喬布斯因故離開了蘋果公司一段時間,我們也許可以看到更加絢麗多彩的蘋果產品。蘋果文化作用下的初期階段,雖然蘋果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並不高,但是由於蘋果文化的獨特性,已形成的占有率卻非常穩定。這些蘋果產品的用戶,不僅僅是用戶,更是蘋果品牌的粉絲,其強大的購買欲望和購買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蘋果產品初期階段的市場占有率不足問題。
此外,蘋果文化還表現在獨特的商標設計上。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形象,表明了喬布斯獨特的設計理念和思路。為了暗合這個商標的內涵(獨特),喬布斯對每款新發布的產品,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行創新,以至於很多消費者都為此而欣喜若狂,更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蘋果品牌的超級粉絲。喬布斯對於創新理念的關注,不僅表現在巨大的精力投注上,也表現在嚴格的技術保密上。iPhone手機實質上是手機和電腦功能結合的初級技術創新,喬布斯也發表評論說:“這是一款將完全改變電信行業的革命性移動電話。”雖然這款產品的實際功能還達不到後來成熟時期的水平,但是其革命性的意義卻非常巨大,具體的技術轉型已經完成,借此而形成的核心技術也已經存在。對於這些技術,喬布斯實施嚴格的管控,他從不對任何合作商進行授權,也不會完全公開蘋果的工作平台。而喬布斯這樣的做法,固然有閉門造車之嫌,但是不依靠外界成熟技術,完全進行自主創新,無疑也需要很大的信心和智慧,這些也都在喬布斯日後的表現中得到了印證。
然而在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時,喬布斯也會適當調整自己的策略。比如,為喬布斯帶來巨大成就,同時也為蘋果公司帶來巨額利潤的iPod,喬布斯為了盡可能滿足用戶使用方便的要求,也對微軟做出了一定妥協。因為iPod和微軟的Windows係統不兼容,而當時世界上大多數用戶的電腦都是Windows係統,為蘋果用戶帶去了很大不便。為了彌補這種缺陷,喬布斯在加大蘋果電腦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與微軟進行了部分的技術合作,並最終解決了iPod和微軟係統的兼容問題。但是實際上,喬布斯對於核心技術進行獨家管控的理念並沒有動搖,他對於微軟的妥協也是有限的,而且從整個大局來看,妥協所得到的市場回報也是非常豐厚的。喬布斯知道,自己和蘋果公司的成功,真正依賴的就是創新技術,如果這些創新的技術不存在了,或者蘋果公司不再具有創新能力了,那麼自己和蘋果公司也將會麵臨市場的淘汰。
此外,喬布斯對於蘋果產品口碑的關注,也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喬布斯曾經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口碑,實際上意味著誠信問題,在正常的市場競爭中,如果失去誠信,那就是意味著失去一切。”對於喬布斯來說,找出客戶的實際需求,並且融入蘋果的文化思想來進行研發隻是第一步。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客戶需求是瞬間顯現的,如果喬布斯不抓住這樣的時機,很可能會造成市場份額的流失。但是這種客戶的即時需求,喬布斯即使再有魅力,也不可能立即滿足,於是舉行新款產品發布會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實際上,喬布斯是以許諾的方式滿足客戶的需求,或者說讓客戶知道蘋果的下一款產品將滿足他們的需求。至此,新的問題隨即產生,即新產品和新功能的發售時間公布後,喬布斯到時必須交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而能否最終圓滿地完成任務,也就涉及到喬布斯所說的誠信問題了。而令人欽佩的是,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團隊,每次都能圓滿甚至超額完成任務,不斷帶給用戶驚喜。
如今,喬布斯已經被很多人神化,認為其諸多成就都是後人無法超越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喬布斯將創新思想運用到了蘋果產品的方方麵麵,其中不僅包括產品的功能設計、實現、生產,同時也包括產品營銷。在創新思想的指引下,喬布斯不斷給蘋果用戶帶來新奇的體驗,而這種體驗也是消費者在其他品牌產品那裏所體驗不到的。從這一方麵來講,也許喬布斯真的已經達到了極致水平,同時也讓蘋果的商業模式成為了諸多商界頂禮膜拜的完美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