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喬布斯在蘋果公司的例行年度展會上發布了一款新的產品,即iPhone手機,這同時也意味著iPhone手機時代的到來。iPhone手機的最大亮點在於,可以將手機的通信功能和電腦的軟件功能進行無縫連接,從而使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暢遊網絡世界,而其中一款可以在平板電腦上收看網絡視頻的軟件,尤其受到消費者熱捧。此外,在這次例行的年度展會上,喬布斯還正式宣布,蘋果電腦公司正式更名為“蘋果公司”。這標誌著蘋果品牌從單一的電腦產品,步入到了全麵發展電子產品的階段。這個消息一經發布,立即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世界,而蘋果公司的股票價格也因此大幅上揚。
其實,事情發展得如此順利,也在喬布斯的意料之中。由於其蘋果產品的走俏,全球各地的製造型企業市值開始縮水,而喬布斯知道,打開國際市場需要其本土企業的支持,於是蘋果公司開始大肆尋求與國際製造廠家合作,其中包括日本和中國台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由於之前喬布斯利用電腦產品已經得到全世界製造業的認可,這些廠家紛紛和蘋果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而這也為蘋果產品的全球大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於將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在喬布斯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要知道,喬布斯雖然是以做電腦生意起家的,但是蘋果的品牌已經打響,全麵進軍電子行業,對於蘋果公司來說是刻不容緩的。然而在喬布斯看來,他所要做的事情還遠遠不止這些,一個更加龐大,同時也讓蘋果品牌最終成為傳奇的行銷計劃,已經在他的策劃下逐漸展開。
2007年1月8日,也就是在蘋果公司例行年度會議召開的幾天後,世界第四十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國際消費電子展曆史悠久,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僅從參加活動的商家就能看出一二:其中包括微軟、英特爾、惠普、IBM等,產品門類包括數碼影像、家庭網絡、IP電視和移動電子等三十餘種,幾乎涵蓋了全球所有電子產品門類。除此之外,參加此次大會的還有來自全球165個國家的15萬餘人次,其影響規模和受關注程度可想而知。其實,喬布斯正是看中了國際消費電子展的這一點,才決定在這次大會上做點文章,以使蘋果產品能夠更加吸引眾人的目光。
喬布斯在使用廣告宣傳為蘋果品牌大舉造勢的同時,也利用媒體釋放了一些蘋果的負麵消息,使蘋果品牌長期處於眾人的爭論之中。往往有爭論就會有關注,而喬布斯又使用了一係列欲蓋彌彰的手法,致使很多關於蘋果的流言在眾人心中都成了疑問和謎題。到國際消費電子展召開的時候,世界各路媒體關注的焦點已經不是國際消費電子展本身,甚至忽視了微軟、英特爾和惠普等元老級的品牌,將更多的目光投注到了蘋果品牌上。而喬布斯選擇在此不久之前發布惹人爭議的iPhone蘋果手機,不得不說是恰到好處,既贏得了市場的先機,又在此後得到了市場的良好反饋。
雖然蘋果手機借助喬布斯的個人影響力,以及整個蘋果團隊的創新能力,賦予了蘋果手機無與倫比的魅力,而且蘋果手機在軟件和硬件技術進步上也有不俗表現,但所謂同行是冤家,國際消費電子展之後,在蘋果iPhone手機取得突破性市場進展的時候,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也很快形成。時任微軟CEO的鮑爾默在此期間就曾表示:“蘋果公司在個人電腦方麵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軟件領域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如果喬布斯堅持由蘋果公司自行研發軟件係統,尤其是在整個領域內尚屬全新的手機軟件,我想這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不是一個好的消息。”鮑爾默的這種說法,雖然為喬布斯造成了一些阻力和壓力,但無疑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公司,這也許正中了喬布斯的下懷。
雖然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從未減小,而且對於喬布斯和蘋果的非議從未停止,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在喬布斯的帶領下,蘋果公司最終成功“殺出了一條血路”。截止到iPhone手機第一個發售期結束,其市場表現已經僅次於世界三大手機品牌,即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並且隱隱有超越之勢。西方有媒體評論人認為,“蘋果手機的成功,是因為蘋果這個品牌的魅力。因為無論是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還是三星,都以更低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但這些手機品牌在市場上的表現卻很疲軟。”事實上,這位評論人還沒有分析到本質的原因,因為蘋果品牌的魅力是喬布斯賦予的。換句話說,iPhone蘋果手機的成功,是因為喬布斯的個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