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提醒有誌於提升顧客滿意的企業,要注意自己所站的立場是否正確,是以顧客的心情來觀察思考公司的一切作為呢?還是從公司的觀點來規劃呢?在探討如何建構一個讓顧客滿意的服務係統之前,請先思考下列這些問題,把答案寫下來。
一、為甚麼我們需要顧客滿意?
二、為甚麼我們必須做好顧客滿意?
三、如果我們的顧客不滿意會如何呢?
四、顧客滿意與我有甚麼關係呢?
五、誰是我們的顧客?
六、我們了解顧客的需求嗎?顧客要的是甚麼呢?
七、我們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呢?
八、我們目前真的已經很傑出嗎?
這些問題要提醒大家,顧客滿意的重要性,應該是發自每個人內心,而且組織內所有人員都應該重視,不是隻有第一線的服務人員,而是從高層管理者開始,都要采取行動,讓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關係人,都能了解:“從現在開始,我們公司就是要轉型成為一個以顧客滿意為導向的組織!”如果沒有這種決心,轉型是很難獲致具體而且長期的成果,根據國外轉型成功的例子顯示,都是由最高主管的承諾與決心開始,讓這種信念與每個人員心中的信念結合,讓大家的價值觀能夠彼此認同,這樣才可以說是正確且有效的第一步。
遠離顧客,還剩下甚麼?
以家電業為例,門市業務人員與顧客的想法就存在很大的差異,如圖一所示,這是兩種不同的思考過程所形成的不同觀點,顧客有顧客的想法,業者有業者自己的觀點,然而,越接近顧客想法的企業,越容易獲得顧客青睞,與顧客的需求越接近的廠商,當然產品或服務更能夠為顧客所接受。
圖一家電業企業與顧客的不同觀點。
顧客要的是甚麼?如果從圖一解釋,顧客要的就是希望業者能夠了解他在想些甚麼,希望業者能懂顧客的需求在那裏,不要“盲目地”賣東西給他,可是業者的想法呢?過去就是很單純的銷售過程,但是這種作法在當今買方主導市場的情況之下已經不適用了,因此我們的作法就必須要有所改變,不可以在延續過去的方法,應該要改為“找出顧客的需求,然後滿足他”!
如果你是顧客,你喜歡哪一種觀點呢?
請大家再想一想,若是遠離了顧客,還剩下甚麼呢?
今天的顧客比起昨天的顧客越來越複雜,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顧客重視的是低廉的價格,他們要的就是低價格的商品,可是仍然要求服務的水準;如果顧客重視服務提供的便利性與實時性,企業就一定要設法讓顧客更方便取得這些產品或服務;如果顧客要求提供任何的谘詢協助,他就希望廠商能夠認真專心提供解決方案,好像全公司隻服務一位顧客一般專注。
我認為顧客就是最好的管理顧問,多聽聽他們的意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了解顧客對我們的評價,這樣在服務提供的關鍵時刻裏,讓我們可以將失誤減少到最低的境界。這就是顧客管理的意義。
顧客是最好的管理顧問。
很多公司都以為顧客管理的意義,在於如何將顧客建文件,並且運用數據庫進行行銷的動作。其實這樣的作法隻是顧客管理的基本功能而已,顧客管理的真正意義,不是檔案編號,而是在於顧客價值的建立。也就是說,顧客數據庫的用途,包括如何進行產品訊息的告知,以及各種銷售動作的進行依據,但是我主張還可以顧客數據庫建立一些長期的顧客關係,這種長期關係的建立,有賴於平日我們去和顧客接觸,了解他們的喜好,在適當的時間裏,表達我們對他們的關心。
建立公司的理念,並且與顧客分享,在價值觀與態度上麵取得與顧客一致的立場,從數據庫開始就建立良好的顧客關係,這樣的顧客管理,才是真正具有積極意義的顧客管理,如此方能創造忠誠的顧客,進而完成“顧客滿意有促進銷售的積極意義”。
此外,如果能善用信息科技,這些數據的收集、管理、傳送、使用與評估,都可以更有係統的去完成。因為提供服務給顧客,不隻有現場的服務人員、產品、服務會牽涉其中,還有許多後勤支持的係統必須配合,才能夠掌握時效性,提供適合顧客的、有效的、實時的服務給顧客,因此就要考慮許多顧客看不見的後場因素,特別是如何運用信息科技,將無形的服務具體化,就是現在企業經營者必須多費心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