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全麵落實顧客滿意經營(4)(3 / 3)

思考與建構服務係統時,可以參考群組軟件(Groupware)的意義與功效。如果我們要提供係統化的服務去滿足顧客需求,就必須要讓更多的員工一起合作,群組軟件就是以計算機和局域網絡為基礎,為了促進合作而產生的軟件,它是提供和協助群體決策的一種應用支持係統,以實時、非實時的共同作業方式共享信息,進行溝通、協調,以及協助進行決策,藉由運用計算機及網絡係統協助許多共同完成工作的團隊成員,共同製定決策,以提升效率與效能、達成團隊使命。

根據實證經驗顯示,群組軟件確實會改善功能型組織的缺失,包括中央集權、權責不清、跨部門合作困難等,使得功能型組織產生變革與轉型,成為流程導向的組織。換言之,除了跨平台之遠程(客端,client)以及服務器(server)連結功能,也允許所有使用者共同分享資源,協助使用者進行團隊作業,在服務係統上可以達到了解顧客的需要,提供顧客化的商品與服務等功效,這種信息公開與共享的效用,使得全公司成為一個完整的顧客服務部門,進而創造出卓越的經營績效。

使用信息化的服務係統還有另一項好處,有公平的標準衡量員工的表現。因為每個工作人員有沒有上站工作、工作多久、做了哪些事情、成效如何等,在係統裏麵都有記錄,可以兼顧質與量的表現。還有受到權限限製,未必每個人都有資格去修改係統的設定與訊息,因此,無須擔心服務係統上麵的數據有被人竄改的危險。

這種係統方法也有架設上的限製,最主要來自企業計算機化程度、人員的素質(特別是對計算機的熟悉度)這兩項,如果計算機化不足,或是工作人員對計算機作業的方式有恐懼,都不容易推行成功。因此,在推動服務信息係統的時候,不僅要教育訓練人員的服務觀念與係統流程運作觀念,還要進行相關的信息科技課程,方能避免產生抗拒感。

總之,顧客根據個人需求、過去經驗、以及口碑,而對服務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期望,廠商必須有能力提供顧客所期望的服務,否則不隻是無法獲得新的顧客,甚至連舊的顧客都可能轉向競爭者。建立顧客服務係統需要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就要從顧客的心與態度開始思考,在每次與顧客接觸短短幾分鍾之內,就會決定顧客滿不滿意。所以我認為顧客服務應該是係統化的整合方案,顧客滿意也可以十分具體的呈現,當企業在追求經營績效的表現之時,關鍵成功因素仍是“顧客”,因為顧客才會購買產品和服務,企業才能夠透過滿足顧客的期望與需求,企業可以獲致較高的經營績效,以維持競爭優勢。

顧客滿意理想國。

經營績效的高低受到能否傳送正確的、符合顧客期望的服務所影響,不僅要獲得顧客的滿意,還要贏得顧客的忠誠度。因此,內部如何建立正確服務品質觀以及顧客滿意指針,達到利潤永續的目的;外部從服務顧客創造顧客滿意,由顧客滿意建立長久的顧客關係,進而擁有忠誠的顧客,就是顧客滿意時代的內聖外王之道。

前麵談了那麼多的內容,究竟在改善顧客關係上,我們要做到甚麼樣的境界,才算圓滿、才算理想呢?下麵“顧客滿意理想國”的觀念,可供大家參考。

所謂的“顧客滿意理想國”,就是一個以“顧客滿意”為理想的企業體質、以“顧客服務”為標準的企業文化的公司。在這樣的一個公司裏,員工獲得充份的授權,因為他們知道隻要原則正確,即使犯錯也不會受到責罰,而達到了顧客滿意的服務,就一定會獲得獎勵。主管會充份支持第一線員工,老板則會讓每個人在滿足了顧客之餘,無須擔心是否會被炒魷魚,全員推進,全員達成。

顧客呢?沒得抱怨,就算真的有事情可以抱怨,公司也會虛心接受,讓顧客感受到“尊重不是口惠、感激長存心中”的公司態度,當然從滿意顧客變成忠實顧客,也會協助公司改善不便處,並且宣揚口碑,讓自己的親朋友好友在需要時都會前來購買。

這種尋求顧客、員工及公司三者之“三贏”的經營哲學,就是“顧客滿意理想國”的標準作法。

很難吧!不過不要氣餒,看看理想國,再檢討自己,找出問題,對症下藥,筆者相信隻要有心要達到這種理想終究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