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洞察力(4)(2 / 3)

顧客追求的是“價值”,而不是質量

想吃地道魚子醬?你當是普通日本料理提供的垃圾貨色啊?拜托,隻有裏海的鱘魚籽,才能稱之為魚子醬!想吃?最好準備飛機票,因為國內絕大多數餐廳提供不了……

想喝珍藏了五六十年的法國五大名莊紅酒,恐怕你也必須得飛波爾多,因為運到北京可能就顛壞了……

想看世界上最棒的無上裝秀,您也得飛拉斯維加斯的茱比莉劇場,人家雖然和法國紅磨坊齊名,但幾十年來從不離開茱比莉……

這些都是極大提高CC的,但恰恰是提高了CC,才真正提高了那些奢侈品顧客的顧客價值。

咳……再說透點吧!這個白癡公式,根本就是二百五總結出來的!因為他連什麼叫價值,都沒弄懂!還談“V”呢……

針對不同顧客,價值的定義完全不同!懂不懂啊?僅僅把“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相加,差得十萬八千裏呢!“稀缺性”往哪裏歸類?“從眾心理”去哪裏解釋?三頭日本禾麻鮑和三個富強粉大饅頭——如果價格一樣,那個傻“CC”也一樣,請問,針對不同的人,是否“價值”相似?

所以說,上邊那個公式太垃圾了,太垃圾了……

嗬嗬,“服務、質量、價格”這幾樣東西,不是說今天看來就不重要了,而是內涵發生了極大變化!

拿最近我沉迷的遊戲機Wii來說,什麼才是它的“質量”?已經不存在傳統意義的“質量”了嘛!非要硬靠“質量”這個詞的話,任天堂能推出諸如“運動會”這樣好玩的遊戲,才是加強Wii“質量”的真正砝碼。

什麼又是“服務”,建外SOHO那家“巨鯨肚黑暗餐廳”叫什麼服務?漆黑一片,伸手不見六指,服務員帶著夜視鏡領你進去,從頭到尾你吃的東西,沒一樣看見過!吃鼻子裏也要怪自己……傳統的餐廳服務,這不是找砸店嗎?嘿嘿,可惜那裏生意好到要預定一個多月之後……請問,傳統的“優質服務”,怎麼解釋今天的另類體驗?

總之,那個公式在今天看來太簡陋了,完全可以不必再談。

但老雕給大家發的尺子,尤其是“價值鏈”這把尺子,怎麼劈、怎麼切、怎麼砍、怎麼割、怎麼剁、怎麼揮舞,都是適合的!

“底線”與“默認值”

所謂工業產品“優良的質量”,在今天而言,就是一個“默認值”的概念。好比網友TTD問安公公如何賺一千萬,安公公語重心長道:“你要每天喝水睡覺和吃飯!然後你才能活下來,你活下來才有機會賺到一千萬噢!”

這不是廢話嘛!

例如lasher提出的問題:“假如《第二人生》有層出不窮的bug,數據隔三差五地丟失,服務器越來越緩慢,是不是會丟失大部分玩家呢?”——憑什麼啊?全世界那麼多優秀軟件工程師,怎麼就搞不掂,非要低於大眾接受底線呢?

起碼的質量保證,是今天任何企業的“底線”!也就是“默認值”,也就是小學數學“1+1=2”。

“質量”也是一味“藥”

就像我當初說的,“質量”也是一味“藥”——當然這是很主要的一味藥,絕大多數藥方都少不了,但是,分量加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