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成立“極客小組”(嗬嗬,和美國百思買學),專門為高端客戶提供服務。雖然,可能初期盈利不會很好,但會因為服務水準的變更,提供很多擦車新思路,積累能力,為給中高端客戶移植做準備——也就是目前最核心利潤的來源,一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的機會。
這個高端顧客服務計劃,其實可以稍稍砸一點本錢,例如,真的跑美國去加盟個汽車護理服務品牌又怎樣?例如老雕曾考察過的美國“普力擎”品牌(其實人家主要核心能力是修車),其實加盟費不是很貴的。但如果穿上“普力擎”的衣服,按照人家的標準化弄法擦車,肯定能獲得高端客戶的青睞——起碼,差異化立即閃現了嘛。
這些“出擊”,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為了防守。不給安公公插一腿進來的機會,就能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那些每月150元的中高端客戶。
萬一發現安公公真的開始招兵買馬了呢?咱們再免費給韓青同學提供一招“術”,哈哈。就是在安公公立足未穩之時,給他迎頭痛擊。
我們看看,安公公低端市場已經難有作為。因為韓青已經把價格做得夠低,再低安公公由於沒法突破規模效益的屏障,就會直接虧本。而高端呢,需要本錢啊,安公公不像韓青,已經有了穩妥現金流去砸高端,萬一啟動得慢一點,就會死掉。況且,1000元的啟動資金,不夠去買一個響亮點的加盟品牌!
這樣一推算,安公公最可能直接進攻的,就是韓青命脈所在——150元的中高端市場。而手法呢,多半還是中國人最擅長的價格戰。
“術”很容易,就是一發覺安公公要開幹了,韓青就立即找個借口,展開“買二月送一月”活動。發飆了,“買二月送二個月”都認了!什麼意思呢?就是提前把顧客的錢給預收上來——即使損害近期利潤也在所不惜了。
因為絕大部分顧客都已經是韓青的老相識了,這種大力度優惠,對價格敏感的顧客,肯定接受。安公公可就慘了——即使有人對安公公的服務感興趣,但三四個月的錢都交給韓青啦,“安公公,您過幾個月再來吧!”
過幾個月?安公公多半已經餓死了。
實際上是“業務聚焦”
多說幾句,別誤導了某些讀書不求甚解的小朋友,嗬嗬。
實際上,韓青阻擊安公公偷襲的幾種方法,說到底還是“業務聚焦”,就是把單一小區內的擦車業務做到極致。
很多人對戰略的誤解,最大問題出現在,“我準備在總成本領先方麵做什麼什麼,同時我在差異化方麵再做些什麼什麼……”其實,你很難能同時在三個方麵同時有效出擊。
韓青之所以發動50元一個月的洗車,是不求有利潤的。甚至這個做法,會導致150元/月客戶的流失,所以理解成韓青在總成本領先方麵發力,是根本性偏差。而走高端的差異化部分呢?因為單一小區內,能接受高價格擦車的群體並不龐大,所以投資甚多之後,能否有效賺取利潤,也是個未知數。
所以,根本的目的,還是在兩個空白點“封殺”安公公的進入機會。死守住這個小區的擦車霸主地位,還是“業務聚焦”的明顯特征。
再次鄙視有人要我教怎麼賺100萬!100萬怎麼教?擦車都能賺!賺100萬,有時候就是稀裏糊塗、亂七八糟賺到的。關鍵是,後麵韓青同學怎麼構建壁壘,擴大地盤,閃轉騰挪……否則,賺100萬憑運氣和勤奮,可被釘在100萬這個“格局”上就不好了。韓青想把自己的擦車事業繼續擴張,建立個小小擦車帝國,就真的需要某些武功了。
“共生”策略
安公公創業前傳
好了,還是回到正題吧。好像我說過,今晚講倆創業項目是吧?OK,大家主要聽思路。
好,回到安公公代理英國鞋前的經曆。
安公公代理英國鞋之前,曾找到我,說自己手裏有二三萬塊錢(那時還沒賣腎,所以隻有這麼點),請教我,到底幹啥好?
我說,幹脆,安公公你也別急,不想奔小康嗎?把二三萬翻幾番?容易,不過,我也餓了,你先請我吃頓飯吧?
安公公一聽,小臉兒都綠了,估計心裏罵聲山響,“這孫子,明明知道我這點命根錢不多,還趁火打劫,讓我請吃飯!真不要臉!”不過,心裏雖罵,嘴上還要硬挺,說,“好啊好啊,老雕兄,想吃點啥?最近禽流感啊、口蹄疫啊挺流行,我家附近有家不錯的館子,幹淨!咱們去那兒吧?”
我就隨著安公公去了。
一落座,點菜的過來,安公公把菜譜推給我,“我做東,你來點菜”。看他那一臉苦大仇深,我就知道,他小心眼子再次揪得緊巴巴,生怕我點菜點貴嘍。
隻要讓合作方賺錢,對方不會介意你走進他的經營領地,形成共生關係。
我拿著菜譜,把服務員支到一邊,說我們等會兒再點菜,你先泡壺茶來吧。
我問安公公,“你這家夥,也算是吃過幾次大飯,我問你,這個餐館的菜譜,哪裏不夠好?”
安公公看了看說,“好餐館,菜譜都是圖片為主,把每個菜都照成照片,容易讓顧客選擇,這家呢,畢竟實力小,所以菜譜都是文字組成的,點菜點著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