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實踐篇:店鋪服務實務(3)(3 / 3)

(二)語言的情緒表達

在表述新產品時,店鋪銷售人員還需要巧妙地將產品功能與快樂結合,引起顧客的愉快之後,會促進銷售的順利進行。

案例

如果銷售人員要演示一台新彩電,銷售人員把“新”字表達出來之後,還需要將新的功能體現出來。銷售人員可以向顧客這樣表達:“當您的朋友進到您家的時候,他一定會馬上注意到這台新的彩電,因為這台彩電款式非常新穎,造型非常特殊,遙控器也與眾不同,熒屏既大方又得體。”這樣,銷售人員就為顧客畫了一幅圖像,顧客會覺得自己很有品位,因為所有的朋友來做客後,都會注意到這台電視。作為主人,客人稱讚自己的東西好,當然會很高興。這樣就調起了顧客的好奇心,提高了銷售的成功率。

(三)服務語言的三種形式

店員的語言表達通常表現為三種形式,即口頭語言、副語言和形體語言。口頭語言或稱“口語”,是服務工作中使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形式。副語言和形體語言是輔助性的交流形式,雖然是輔助性的,但其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在服務語言中,口語與副語言、形體語言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1.口語

為了有效地掌握和運用服務口頭語言,就要了解口語的知識、特征、作用和要求。口語交流對話時間短,語言瞬間性強,常常是現想現說,詞語推敲不夠,句子比較短,結構比較簡單,甚至不完整。

圓援副語言

副語言一般指語音、語調等。

語調體現說話人的心境、態度和情感,起著強化說話內容的作用。同一個詞,同一句話,音調不同,表達的意思也會不同。店員說話時要注意控製音調,盡可能使語調柔和一些,音量要適中,使顧客聽起來不刺耳。語調的運用可以根據顧客而適當掌握。掌握語調的技巧,可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它是口語不可缺少的輔助形式。

猿援形體語言

形體語言又稱體態語言,也稱動作語言,它是伴隨著有聲語言出現或單獨使用的無聲語言,是指店員在接待服務中表露的眼神、表情、手勢、動作等。形體語言雖然是無聲的,但卻是店員語言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在商務活動中起著強調、修飾、渲染等輔助作用,同時又起著補充強化口語信息的作用。店員的身姿體態、舉手投足、神情容貌,都傳遞著各種信息。形體語言運用得當、準確,可使顧客更加理解店員的思想感情,使交易在和諧的氣氛中順利完成。形體語言可以單獨使用,有時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三、使用服務語言的技巧服務工作需要店員做到語言美。服務語言應用的技巧主要包括使顧客愉快的技巧,化解矛盾的技巧,善意幽默的技巧,結構襯托的技巧,以正驅邪的技巧,純淨有效的技巧,成功推銷的技巧等。

四、使用服務語言的原則要求

服務語言並沒有固定的格式,但必須遵守基本原則。在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店員可以根據當時接待顧客的情景,臨場發揮和變化。服務語言要表現出尊重性、正確性、適應性和簡明性原則。服務語言的四個基本原則,是指導店員櫃台語言的總體要求。

(一)尊重性原則

尊重人和受人尊重是人類的兩種需要。尊重人是現代人成功的重要條件,尤其是服務行業,給他人以真誠,為他人創造幸福,事業才會有所成就。

當顧客進入店鋪時,很多銷售人員常常會一聲不吭,而當顧客在挑選商品的時候,銷售人員又會冷不丁地提醒顧客“這個很貴”。“這個很貴”的應對用語非常不好,它暗示顧客買不起,從而傷害顧客的自尊,惹惱顧客。

當顧客召喚銷售人員時,銷售人員需要應用“好的,是的”、“能不能麻煩您稍候一下”、“很抱歉,讓您久等了”的應對用語。隨時使用“謝謝你”、“很抱歉”、“不好意思,沒有幫什麼忙”的用語,使之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充分顯示出銷售人員對顧客的尊重,以維持與顧客之間良好的互動。此外,越熟悉的顧客,銷售人員越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往往會在小事件中失去對顧客的尊重。

(二)正確性原則

語言作為人類相互溝通的工具,它的目的在於交流各種信息和思想感情。這是隻有在正確用語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的目的,如果用語出錯就失去了這個意義。

(三)適應性原則

在服務語言表達過程中,店員對語言形式的選擇既要注意其對特定思想內容的貼近、吻合,又要注意是否能被特定顧客所準確理解並容易接受。

(四)簡明性原則

言簡意賅,就是要言語簡單,意思概括,表述簡明。店員在接待顧客時,語言既要簡潔明了,又要具備最大的信息量。在服務中簡明的語言首先就是質樸。

五、服務語言的特點

(一)服務語言以服務顧客為出發點

店員的語言效果要有利於服務、有利於顧客、有利於企業的聲譽,而不能無視服務語言的這種基本功能,隻從自己的性格、喜好和是非觀點出發,來決定自己的說話內容、服務表情和服務動作。成功的服務有兩個關鍵環節,即做好和說好。做好是指店員嫻熟的規範服務,說好是指店員貼入人心的服務語言。做好和說好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營業額,擴大經濟效益。

(二)服務語言是店員的職業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