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找各種借口理由推卸,不敢承認,並養成習慣,成為一種習慣性思維定式、行為定式,更為可怕。不知不覺,身在其中沒有意識到更麻煩。犯錯後關鍵找到問題根源所在,解決問題,使同樣的錯誤不再重複地犯,“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裏”,是最為重要的。
公司最後選擇了約翰做客戶經理是明智正確的,因為約翰勇於擔當,並能為他人著想。而戴維則不敢擔當,害怕不敢承擔責任,所以被掃地出門、清退回家,希望戴維能“吃一塹長一智”,明白其中道理,這個“跟頭”摔的才有價值、有意義,否則,換一家企業照樣如此,“重複前車之鑒”就麻煩了。
讓我們做“約翰”,不做“戴維”。無論是做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勇於擔當,對企業、對客戶、對社會負責任,做有價值的事,做有價值的人。
抓住問題的關鍵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在工作中,沒有人不希望能最快、最有效地解決問題,但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卻做不到,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而是否懂得抓要點、抓根本,是關鍵。
在美國紐約,有一家公司為了進一步謀求發展,斥巨資新建了一棟52層高的總部大樓。工程馬上就竣工了,但如何麵向社會宣傳而又不引起人們的反感呢?公司的廣告部人員絞盡了腦汁,仍然找不到一個滿意的宣傳方式。
就在這時,值班人員報告,在大樓的32層大廳中發現了大群的鴿子,這群鴿子似乎將這個大廳當成巢穴了,把整個大廳搞得髒亂不堪。可是,應該怎樣處理這群鴿子呢?如果處理得不好,勢必會引起環保組織的攻擊。如果處理得巧妙,就可以使麻煩變成機遇。相關工作人員冥思苦想,終於得到了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那就是利用鴿子這一偶然事件大做文章,製造新聞。他們先派人關好窗子,不讓鴿子飛走,並打電話通知了紐約動物保護委員會,請他們立即派人妥善處理好這些鴿子。
可想而知,曆來以注重動物保護而自譽的美國人會怎麼樣。
動物保護委員會的人聞訊後立即趕來了,他們興師動眾的大舉動馬上驚動了紐約的新聞界,各大媒體競相出動了大批記者前來采訪。
三天之內,從捉住第一隻鴿子直到最後一隻鴿子落網,新聞、特寫、電視錄影等,連續不斷地出現在報紙和熒屏上。這期間,出現了大量有關鴿子的新聞評論、現場采訪、人物專訪。而整個報道的背景就是這個即將竣工的總部大樓。此時,公司的首腦人物更是抓住這千金難買的機會頻頻出場亮相,乘機宣傳自己和公司。一時間,“鴿子事件”成了酷愛動物的紐約人乃至全美國人關注的焦點。
隨著鴿子被一隻隻放飛,這家碳化鈣公司的摩天大樓以極快的速度聞名遐邇,而這家碳化鈣公司卻連一分錢的廣告費都沒花。
回過頭,我們再想一想,如果這家公司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沒有意識到鴿子的處理方式會關係到公司的利益,若處理不當,不但會損害公司的形象,更會喪失免費宣傳公司的機會。
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往往是事事著手、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與此相反,有的人不管遇到多棘手的問題,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問題的要點,並采取相應的手段,這樣,再棘手的問題也能很快解決。
把挑戰當成樂趣
其實生命中,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山,過不去的坎。問題是在艱難險阻麵前,你是被困難嚇倒,還是振奮精神,挑戰困難。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生命的極限,消極的人接受極限,積極的人挑戰極限。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但要活到這歲數,就要在40歲時,作出生死決策。當老鷹到了40歲時,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嚴重阻礙進食;爪子開始鈣化得又長又脆,變得遲鈍;羽毛又濃又厚,翅膀變得沉重垂暮,飛翔很吃力。這一切說明,它老了,無法準確有效地捕捉獵物了。
這時,它又要經過兩種選擇要麼等死,要麼經過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獲得重生。
如果選擇重生,它必須飛翔到一處高山上的陡峭懸崖,任何飛禽都無法抵達的地方,在那裏呆上約150天,首先以其英雄斷臂的決心,把它的喙往堅硬的岩石摔去,撞得鮮血淋漓,連皮帶肉的喙脫落下來,然後靜靜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又以新的喙當鉗子,以堅強的意誌力,強忍疼痛,把老化的趾甲一個一個帶血地拔掉,等到新的趾甲生長出來之後,它又橫下一條心,把鈣化的羽毛一根一根扯下來。五個月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豐滿了,老鷹獲得了重生,它得以再活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