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珍視信譽塑造形象——領導者對外交往的藝術(1 / 3)

——領導者對外交往的藝術

在對外交往時,領導者所代表的是整個組織的形象。因此,其一舉一動不隻關係個人的聲譽,還會影響其所代表的組織、所在地區甚至國家的聲譽與形象。領導者一旦因需要出現在外交場合,就必須牢記周恩來同誌生前多次強調的名言:外交無小事。

一、對外交往:領導者的外交職責

對外交往藝術是領導者外交能力、知識和外交水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和掌握對外交往的藝術,是現代領導者的一門必修課。

1.領導者對外交往的含義

對外交往,是領導者人際交往的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對外交往,就是指領導者與本組織外的組織或個人,包括國外的有關組織或個人之間的交往。具體地說,領導者的對外交往可分為兩類:一是與國內有關組織或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工作合作等;二是與國外有關組織或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工作往來等。

現代社會中的任何組織,都是一個對外開放的係統,它需要不斷地輸出與輸入各種資源與信息,需要與外部組織建立廣泛的聯係和進行廣泛的合作。例如,任何一個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都必然要與其他地方政府、企業進行交往,需要與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建立聯係。就中央政府而言,除了要與國內各地方政府、各社會團體、各個企業進行交往之外,還要與國外其他國家的政府或個人建立廣泛的聯係和交往。由此可見,對外交往是任何一個組織中的領導者的外交職責。

2.領導者對外交往的作用

領導者的對外交往,對於做好領導工作有著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溝通信息,交流情報

領導者通過對外交往,可以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情報,甚至是十分重要的情報。有時候,雖然對方是在言談時無意中的流露,然而卻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正因為如此,在西方國家,往往有一些領導者會在一周的某個晚上宴請各方人士,聽他們隨便“神聊”。

(2)取長補短,交換資源

每個組織都各有其長短,各有其資源優勢。這裏所說的資源包括各種物質、資金、人力、技術等,也包括自己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領導者通過對外交往,可以和外部組織簽訂有關協定,交換各自所缺少的資源。

(3)建立信譽,塑造形象

在對外交往中,領導者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他所代表的組織塑造著外在形象。外部組織的有關人員就是通過他本人來了解其組織,通過他的言行,來認識他的組織。任何組織都需要在對外交往中有自己的信譽,而這個信譽正是這個組織的領導者在對外交往中逐步建立起來的。

3.對外交往的一般性要求

領導者在外交場合,作為外交人員,必須符合對外交往的一般性要求。這些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具有自信心

在對外交往中,領導者是一個組織的代表。與他人交往,目的是要商定某一協議,解決某一問題,因此,領導者的自信心十分重要。沒有自信心,就往往被對方看不起,在交往中處於被動、劣勢地位,從而不利於交往目的的實現。領導者的自信心是他所代表組織的有力量的表現。為此,領導者應該做到自信。

(2)充分肯定自己

拿破侖有一句名言:在我的字典裏沒有“不可能”這個字。對外交往場合,領導者應經常提醒自己:自己擁有和對方一樣的天賦,並且具有某種特長和優勢,因此,應該充分地相信自己。

(3)主動去評估對方

在外交場合,如果注意觀察對方的表情、服裝和舉止,找出其缺陷與不足之處,這樣主動地評估對方,就能產生與對方對等的心理關係,從而有利於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4)主動進攻

在外交場合,主動地和對方打招呼,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都會有助於消除自己的緊張感,從而有利於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5)具有靈活性

領導者在外交場合,既要講究原則性,又要講究靈活性。這是因為,外交場合中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雙方處於對等狀態,又是代表兩個不同組織利益的雙方,而且雙方都巧於計謀。隻有講究靈活性,巧妙地處理問題,才能取得外交活動的成功。在外交活動中,往往出現事先沒有預料到的和沒有準備的情況。當然,講求靈活性,必須適度,而決不能過分。靈活性必須在原則性的指導下。離開了原則,就沒有什麼靈活可言。

(6)具有幽默感

幽默是思想、愛心、智慧和靈感在語言運用中的結晶,是一種良好修養的標誌。因此,領導者在外交場合,注意談話的幽默,可以有助於樹立說話者的良好形象,使聽者感到他的智慧和良好修養。

領導者在外交場合富有幽默感,可以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談話環境,容易進行心靈的溝通。尤其當交往雙方出現矛盾和緊張時,一句幽默的話,就可以使氣氛變得輕鬆和自然。同時,幽默還可以克服自卑心理。幽默的語言可以幫助說話者在外交場合樹立自信心。所以,經常出入於外交場合的領導者應努力培養自己的幽默感。為此,應該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同時,在外交場合應善於調節和適當放鬆自己的神經,努力做到輕鬆自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7)具有自控力

在外交場合,雙方發生矛盾是毫不奇怪的,尤其在外交談判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矛盾和衝突,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外交人員的領導者的自控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氣氛緊張的時刻,能夠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的態度是一個領導者有修養的表現,也是有力量的表現。如果能夠良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就能夠冷靜地分析問題,從而能夠正確地解決雙方的矛盾和衝突,確保取得談判的成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一位很有經驗的公關人員說,在緊張的氣氛中能夠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並表示理解對方的心情,就會使對方的心理發生變化:從強硬到彈性;從不讓步到讓步;從敵對到合作。

要有自控力,必須學會忍耐。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小不忍則亂大謀”。忍耐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良好素質的體現,培養出良好的忍耐素質,需要善於思考和磨煉。

(8)擁有莊重的儀表

在外交場合,領導者的儀表是領導者形象的一麵鏡子,它能給領導者直接的效應反饋。因此,領導者每遇外交活動,必須講究儀表美。在這方麵,敬愛的周恩來同誌做出了榜樣。他為自己的儀表設計了一個標準,即:“麵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背容直、氣像勿傲勿怠,顏容宜和宜靜宜莊”。周恩來一生信守這些準則,他的風度和儀表堪稱楷模,一直為世人所敬仰。每一位領導者都應該向周恩來學習,以他為楷模。

二、領導者對外交往活動中的技巧

在領導者的對外交往中,談判、舉行記者招待會是其交往活動的主要形式。這些交往活動的技巧需要掌握。

1.領導者進行外交談判的技巧

談判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是一場心理決鬥,也是一場知識、信息、修養、口才、風度的較量。任何一名領導者在外交談判中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談判技巧。

(1)談判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一次正規的談判,可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各不相同。

①導入階段。

這個階段費時不多,主要是讓參與談判的人員通過介紹與對方認識。不論在正式還是非正式的場合,通過自我介紹與對方認識的形式都較為理想。因為從這些簡介中,您可以了解參與談判人的背景,如姓名、工作單位、擔任職務等。在導入階段,最好製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氣氛,談些社會趣聞或家庭雜務等事情,但時間不宜持久。

②概說階段。

概說的目的,是想讓對方了解自己的目標及想法,同時隱藏不想讓對方知道的其他資料。此階段是彼此了解對方想法和動機的時候。因此,須要嚴謹。開始發言時,內容簡短,重點突出,表明意願;講完之後,應當讓對方有發表其意見的時間,以便將對方當成反響板。

③明示階段。

不可否認,談判的雙方均會有一些不同的見解,明智的做法是盡早地將雙方存在的問題闡明,以便供雙方共同努力解決。

④交鋒階段。

在談判交鋒的階段中,應朝著自己所追求的方向勇往直前,而且要堅定自己的立場。因此,必須要有心理準備,隨時回答對方的質疑。但談判並不是摔跤比賽,非得決出勝負以證明一方強於另一方;而隻是利用施與受的原則找出雙方妥協的範圍。

⑤妥協階段。

妥協是談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鋒階段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誰先向對方妥協?有時候這是很棘手的問題。如果你對於談判對方的情況十分了解,對於可能妥協的範圍心中有數。這樣,不妨你先作一點高姿態。雖然由此做出了某些讓步,但也會得到補償。

⑥協議階段。

經過雙方交鋒和妥協,雙方認為基本上已達到自己的理想,便表示拍板同意。然後,由雙方代表在協議書上簽字,握手言和。這樣,這個談判過程基本結束。

(2)談判中的具體技巧

在談判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①在談判之前,應做好充分準備。

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領導者在對外談判中,隻有詳盡地掌握了自己和對方的優劣、意圖,包括談判對手的身份、履曆和興趣愛好以及自己能做出多大讓步等,才能胸有成竹地坐在談判桌前。如果連對方的想法都摸不清楚,匆忙上陣,那就可能處處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處於被動的地位。

②弄清對方的真實意圖。

在談判中,要切忌隻陳述自己的利益,而忽視對方的說話真意,許多誤會,正是因為沒聽清對方流露出的真相而發生的。一坐在談判桌前,就應該注意觀察分析,留心聽取對方的陳述,從而捕捉到對方語言中透露出的信息,領會到對方的真正意圖。為此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單刀直入地請教對方。如在對方不便開口或不知如何開口時,要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請教對方。

第二,製造說話的氣氛。談判的場所、談話的態度與方式等均會影響雙方說話的氣氛,因此,可以製造一種能使對方願意將自己的意圖講出來的氣氛;亦可安排第三者在場以緩和緊張的氣氛。

第三,利用對方心理上的弱點,逐一拆除心理上的防線,使對方吐露真情。

第四,使用誘導的方法,巧妙地利用話題使對方傾吐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