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提升自己——做個落實高手就要不斷學習(1)(3 / 3)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每天都努力學點新的東西,這樣你的生命才在不斷成長。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如果你得到信任,你就要有能力。如果你想有能力,你就要善於學習。如果你善於學習,你就要知道學習什麼,你要選擇合適的學習活動,還得不斷地練習。最後,最根本的是你必須有堅定的學習信念。

不斷提高自己,突破自身極限

學曆可以幫助你進入職場,卻很難幫你獲得職場的成就。畢竟,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這種資源,這就使得你想要脫穎而出隻能不斷提高自己。

一個人的前途之所以無限光明,是因為他事先就已經學會了掃除將來有可能遇到的各種障礙的必備知識。事實證明,在知識方麵的“自我投資”是成功者的一個重要特征。

世界時過事遷,千變萬化。想想我們中學或大學畢業的同學,幾年之後,他們境況相差很大。有些人當初很幸運,他們考上了名牌大學,而有的人屢試不中,隻能排斥在大學校門之外。但若幹年之後,如果同學重聚,你也許會發現,有些當初的落榜者並未沒有出息,還真幹出了名堂,他們做起了自己的生意,當起了老板。而那些昔日的幸運者,有的也隻是平平常常,悠閑自在,每月守幾個工資,混點事做。

在很多職業中介機構的名錄裏,登記著無數受過教育的失業者的名字,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自己沒有進一步發展的能力被人超越,最後丟失了原有的工作。每個人既有的知識和技能很容易過時,因此要“不斷自我更新”才能避免工作上的危機。

工作每天都有新情況、新挑戰,每天都要麵對新事物,學習與工作相伴,工作就是學習。能夠適應工作,實現自我而不被淘汰,靠的是實力,而實力來於自身。雖說現代社會的機會很多,但要是不學習的話,必然也會逐漸落後於社會。隻要天天學習,就會天天有進步,天天有機會,工作才會富有生機。

然而,大多數人從學校畢業後進了社會就失去進修的心,這種人以後都不會再有什麼進步。反之,學生時代即使不顯眼,但進入社會後仍然勤勉踏實地學習應學的事,往往都會有長足的進步,能繼續保持這種態度的人是隻有進步沒有停頓的。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樹立終生的學習觀是必要的。商業時代好多擁有某種專門技術的人常常顯得知識狹窄,這種僅在技術方麵片麵發展的趨勢,是非常不合適的。

開學第一天,一名MBA學員作為項目負責人,提交了一份作業,同學們認為他的方案太“小家子氣”,直接指出他的設計更適合中小企業,因為他隻考慮了降低成本的要求,卻沒有想到如果降低成本是以犧牲效率來換取的,那麼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他當時很不服氣,導師讓他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於是他開始自我反思,他來自一家中型民營企業,做質量管理工作,平時是審核各部門的資料並提出改進建議,溝通簡單,思維程式化,這使得自己在做課堂案例的時候,思維受局限,而且不夠縝密。從此,他開始有意識克服自己這個缺點。

一年之後,老師安排他負責MBA畢業典禮的會議現場總調度。他畫好縝密的流程圖,考慮到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甚至包括花盆的擺放、導師上台的位置,同學的合影等非常細微的地方,還留下兩位同學專門應對突發情況,這在讀MBA以前他是絕對做不到的。懂得控製重點和要點,他逐漸感覺到自己的思維開闊起來,一步步實現了從小思維到大思維的轉換。

你得麵對這樣一個事實:學曆可以幫助你進入職場,卻很難幫你獲得職場的成就。畢竟,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這種資源,這就使得你想要脫穎而出隻能不斷提高自己。

就算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社會的變遷太快,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會的潮流就會把你拋在後頭,後來之輩也會從你後麵追趕過去,相比起來,你的成就在一段時間後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還有被淘汰的可能。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我這輩子隻有這樣嗎?相信你會回答不是這樣,因為每個人的現狀中仍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一個人不滿足目前的成就,積極向高峰攀登,就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比如,原本隻能挑100斤重擔的人,因為不斷地提高自己,通過突破極限,就可以挑起120甚至150斤的重擔。相反,一個人隻要安於滿足現狀,就會失去了上進求變的動力,沒有動力,就無法付諸切實的行動。

突破以往經驗,主動尋求改變

我們不是缺乏機會,而是缺乏在機會麵前把自己歸零的勇氣。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勇於否定自己的人,他們不會被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迷惑,而是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尋求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