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提升自己——做個落實高手就要不斷學習(2)(1 / 3)

當下,你會發現自己原有的知識很快變得過時和陳舊,接著發現這直接影響到就業和生存。所以我們都必須時時重新調整和革新自己,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人們認識自己是很困難的,而不斷地否定自己則難上加難。否定自我需要胸襟、需要坦誠、需要膽魄,需要不斷地學習提高。

工作經驗的確是一筆財富,但卻不是絕對的不可推翻。有時候就是由於經驗的指引而讓你和成功背道而馳,因為在不同的情況下,經驗所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在進行一個常規的、不能變更的操作時,經驗就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讓你能快速、出色的完成任務,但是,在技術陳舊需要更新的時候,經驗的作用就顯得要小一些,當在進行一項全新的創新時,經驗起的作用就會更小,而且這種時候,更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被經驗牽著走。既然是創新,就是要有更新的東西來填補或者是取代前者,這種東西往往是需要突破思維的。

事物的發展是經過否定實現的。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外在否定”和“內在否定”協同促成的結果,是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運動過程。客觀事物的複雜性,人們認識能力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實踐隻能是接近真理的過程。昨天正確的東西,今天不見得正確,上一次成功的路徑和方法,可能會成為下一次失敗的原因。不論組織還是個人,不犯錯誤都是美好的願望,犯錯誤才是客觀的現實。

所謂的經驗主義,就是說不能從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往往用過去的經驗套實踐。工作實踐中經常會有一些成功經驗,但是這些經驗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成功人士從來不會把以前的成功經驗不假思索地套用到今後的工作中。

部門經理威廉請求董事長給他一個麵談的機會。董事長立即騰出了時間見他。並且,在麵談時,沒讓他的秘書出席。

威廉牢騷滿腹,想要傾吐一下心中積怨。“當你將你的心腹提升為工廠的廠長時,為何不把我提升為你的助手呢?”他很想知道。“他的年資沒有我長,卻獲得了這份工作。我的十年工作經驗隻相當於他的五年而已。”

“你從未參加過公司提供的長達數小時的主管進修課程,其中包括一些在當地大學所開的免費夜間課程。而他則抓住每一次機會。”

“但是我曾經獲得了不少經驗。”威廉提出了異議,“十年多了,對於我的工作我了如指掌。他曾經犯過愚蠢的大錯,但我從來沒有。”

“或許那就是你所犯下的大錯,威廉。”董事長打斷了他說:“當然,我曾經讓他嚐試過許多他的構想,即使好幾次我都懷疑他想要做的是否能完成。他曾經遭遇一些艱苦的危機,這一點我承認。但是我寧願降低一匹快馬的速度,也不願意設法使一匹慢馬加速。”

接著,董事長結束了談話:“你從沒獲得過十年的經驗,威廉,”他以柔和的語氣說道,“你有的也隻是一年的經驗,你隻是做類似事情十次罷了。”

以為自己經驗豐富,不會出錯,所以就故步自封不求上進,這是很多老員工不能進步的重要原因之一。經驗固然很重要,但時代在變,你工作的環境在變,資源在變,你的工作方式當然也要跟著改變。在E-mail漫天飛的時代,你跟客戶聯係還用紙質的信嗎?你能熟練地享受電腦辦公給你帶來的便利嗎?

不斷否定自己,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隻有不斷創新,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做到別人還沒有做到的事情,才能保證自己有更多的機會,才能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很多時候,那些我們自豪的優勢,那些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思想、習慣、行為、方式,或許早已成為阻礙我們前進步伐的陳規陋習。想想看,有多少你每天在做的事情是已經在今日的商業社會中失去意義的?哪些報表?什麼會議?什麼禮儀?哪些做事的方法或手段?

有句話叫作:我們不是缺乏機會,而是缺乏在機會麵前把自己歸零的勇氣。這句話,正是說明,人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否定自己,隻有否定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不沉醉於過去所取得的一點成就,不固守以往的經驗,才會有所突破,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得更好。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勇於否定自己的人,他們不會被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迷惑,而是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尋求更大的成功。

要想落實到位,就得主動創新

創新可以使員工擺脫本行業的束縛,接受其他領域中的優秀思想。當你嚐試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時,創新的智慧常會讓你得出獨到的見解,再加上進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必然令老板大為信服。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動力,也是一個員工增強自身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創新是一個永遠不老的話題,創新並不是少數幾個天才的權利,每個人都能創新。在細節中創新,就是要敏銳地發現人們沒有注意到或未重視的某個領域中的空白、冷門或薄弱環節,改變思維定勢,最終將你帶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創新需要時時進行,如果你能在剛工作時就展現這方麵的能力,那你就能很快從一大堆信任中脫穎而出,領先一步。創新是成功的源泉和牽引力,創新就是摒棄舊的過時的即將遭淘汰的方法,去挖掘一種新方法。無數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創新是成功的必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