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說就動,一點就透(1 / 2)

“一說就動、一點就透”說的是一個人既聽指揮,又有執行的能力。職場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的,有的人有能力,但恃才傲物,什麼事都和老板對著幹;有的人則相反,老板說什麼是什麼,嘴上答得好,但沒有辦事的能力,老板說多少遍都是白說。兩種人中任何一種都不是企業需要的最佳執行者。

聯想集團發展期時,負責全國分公司市場的主管孫宏斌在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各地 18家分公司形成了“獨立王朝”。柳傳誌派郭為處理各個分公司的業務。當時 27歲的郭為任業務二部主任經理,他毅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整頓孫宏斌帶領的分公司,必然會得罪一部分人。在重慶,甚至有人揚言:“把你扔到嘉陵江裏去!”但是郭為沒有畏懼,帶領“五人小組”成功查出部分分公司賬目混亂、疏於管理的問題。郭為撤換了成都分公司總經理,將重慶分公司關門,並為長沙分公司和武漢分公司換了新的經理。這些行為最終保住了聯想的資產,遏製了分公司的掏空舞弊。

從這個時候開始,郭為在聯想裏獲得了一個“替老板堵槍眼”的評價。

郭為無疑是一個具有強大執行力的人。麵對執行難題,他一說就動,不推辭,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用自己出眾的執行能力將問題圓滿解決了。

“一說就動、一點就透”是優秀員工的兩個顯著標誌。“一說就動”體現的是“一切行動聽指揮,立即執行”的態度;“一點就透”說的是悟性,做任何事情,隻要任務下達,就不需要反複提醒,能迅速領會其內涵,將事情做到最好。

很多著名企業的管理者都要求員工既有聽從指揮的意識,又具有好的悟性。然而,在具體工作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對自身的要求。有的人自身能力很高,對領導的命令抱著愛答不理的態度,不願意付諸執行中,也有的人積極響應領導,但是他們卻長了一個冥頑不化的“石頭腦袋”,同樣的事情,領導多次強調,他們做起來仍不得要領,或者根本把領導的吩咐當成了耳旁風。

“一說就動、一點就透”的人,對於企業來說是優秀的執行者,對於個人來說,具備這兩種特征,將贏得自身的成長、老板的器重。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兒,都是企業歡迎的人。

“一說就動、一點就透”的人主要具有這些特點:不推脫,不抱怨。麵對難題,他們不會退縮,也不會向老板抱怨,或者提條件,有的隻是接到難題的迅速行動,不找借口,將事情處理到最好。同樣的話不需要說兩遍。同樣的任務,領導不需要反複吩咐;同樣的錯誤,領導不需要反複提醒;同樣的問題,領導不需要反複強調。聽得懂上級的弦外之音。很多時候上級不會直接告知你的不足,或是你需要改進的地方,他們會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態度。“一說就動、一點就透”的 人能從上級的言行中捕捉到準確的信息,並積極采取行動。

能夠舉一反三。領導很多時候隻會給你任務,不會告知你詳細的行動方案,“一說就動、一點就透”的人能從接受的任務中悟出可行的工作方法,從而發揮自己的能力,執行到位。

換種方式說話,執行更容易

在執行的過程中,也許你會認為,自己負責了,辦事也很有方法,行動方案也很正確,執行不順利,那是客觀原因的問題。其實不然,至少你還沒有考慮到說話方式的問題。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我們說話的方式不對,使得執行過程中的一些因素發生了變化,讓本來可以做成的事變得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