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執行要到位,角色別越位(1 / 1)

古語說的好,“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一個人再有本事和修養,也要按照其在體製中的位置行事。不管是單位還是企業,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會有明確的權利和義務,優秀的執行者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做不符合身份的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一年夏天,雨水很多,子路在做蒲(地方名)的“宰”(相當於今天的行政長官)時,擔心洪水暴發不能及時下瀉而造成水患,就帶領當地的民眾疏浚河道,修理溝渠。他看到民眾夏天還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非常辛苦,就拿出自己的俸祿,給大家弄來食物。

孔子聽說了,趕緊派子貢去製止他。

子路大為生氣,怒氣衝衝地去見孔子,說:“我因為天降大雨,恐怕會有水災,所以才搞水利工程;又看到他們非常勞苦,有的饑餓不堪,才給他們弄點粥喝。您讓子貢製止我,不是製止我做仁德的事情嗎?您平時總是教我們要有仁德,現在卻不讓我實行,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聽您的! ”

孔子說:“你要真是可憐老百姓,怕他們挨餓,為什麼不稟告國君,用官府的糧食賑濟?現在你把自己的糧食分給大家,不等於告訴大家國君對百姓沒有恩惠,而你自己卻是個大大的好人嗎?你要是趕緊停止還來得及,要不然,一定會被國君治罪的! ”

子路犯了一個錯誤:越位。在層級森嚴的時代,子路置國君的名義和職責不顧,自己周濟百姓,百姓可能“隻知有子路,不知有魯君”,國君如果知道了肯定會責怪子路,並降罪於他。在企業也是一樣,員工不好好守住自己的職責,卻做上級該做的事情,就犯了越位的錯誤。

大部分的企業都將“職位說明”形成白紙黑字,在入職的第一天就明確告訴員工。這個“說明”的意思,就是規定你的職責範圍和工作權限。權責是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需要你執行到位,如果你非要做超出自己權限範圍之外的事,不僅會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還有更多的執行後果要承擔。

職場中做事時到位而不越位,做好分內之事,不搶風頭、知進退,讓自己處於一種穩定積極的工作狀態,這是執行的一個重要原則。老板可以容忍下屬犯錯誤,卻無法容忍越位執行,這是他“無形的底線”。員工如果以為自己可以無所顧忌、勇往直前,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始終要記得,不越位的重要前提是執行到位,不能為了怕越位而無所作為,這不是一個執行型員工的所為。該說的話,一定得說,而且說到位,把意思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該做的事,堅決去做,而且做到位,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