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精明地致電
並非每個顧客都願意在繁忙時接聽售貨員打來的電話。因此,服務員要確定一宗交易實在有必要用電話作出售後跟進,才可以這樣做,並要選擇最合適的時間與地點。
大多數電話推銷員會選擇在晚飯時間打電話,因為他們知道在該段時間,多數人都會在家。實際上很多顧客都討厭在晚飯時間受到這樣的打擾(除非顧客特別指明要你在晚上致電給他)。
最好是在白天打電話,如有需要就留下口信。在大多數情況下,留下這樣的口信,人們很容易接受。請看下例:
售貨員:“我是Computer Store的泰萊,想確認一下您訂的個人計算機是否已送達。我很高興能幫助您選擇一個適合您的計算機。如果計算機已送達,並且沒有什麼問題,則不必回複。但如果您的計算機或軟件有任何問題需要我效勞,請致電1234-5678。”
這樣的跟進服務,既把控製權交到顧客手上,又不致令顧客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4. 保持專業水準
偶爾給你的熟客寄出明信片,是維持你與顧客關係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亦不唐突。你可用手寫明信片以示親切,但不要太急於表示和顧客熟悉以致寫上了令他覺得不安或不恰當的東西。例如:你可以寫給安妮說,希望她所買的婚紗、鞋子,在婚禮中穿著時覺得舒適。但你不要在明信片上問她,在招待賓客時是否喝了太多的香檳。
采用明信片與顧客聯係時必須謹慎,因為內容可能被他人看到。例如,如果你要跟進服務的是一宗購買禮品的交易,你便要采用加信封的明信片。
5. 不要造成打擾
不要給你的熟客寄出大量明信片,打過多電話,令對方不勝其擾。與顧客保持聯係時,必須讓顧客感到愉快。一宗交易之後,給顧客發出一則簡短的致意便條,是可以接受的。也可以間歇與顧客聯係,把你覺得有用的信息送上,如大減價通知、推廣活動日程等。當然這不代表你可以在顧客的門前守候、在顧客的汽車擋風玻璃上留致意便條。
6. 以顧客最佳的利益為重
大多數商家都會做廣告宣傳減價或進行其他推廣活動,但顧客不一定注意到這些廣告。顧客常會喜歡收到明信片提醒他們有重要的活動、提醒他們在聖誕節可優惠購物或者提醒他們生日在賣場購物有優惠,這些都會給顧客以特別的感受,讓顧客體會到你是為他們最佳的利益著想。有你親手寫出的致意文字,亦可能促使他們經常光臨你的賣場。
7. 保持珍貴的聯係
要了解顧客及準備好顧客的資料記錄。利用你的顧客資料係統,把顧客所要求的及有興趣的商品記錄備案。如果你的賣場當時未能提供這些商品,那麼,等這些商品一到貨,你要通知你的顧客。就算顧客不再需要那些商品,他通常也會感謝你的關注。
在銷售的過程中,銷售員除了注意以上七點之外,還應注意售後一定要跟上,不能慢。客戶購買完產品以後,往往是最開始的時候,由於不熟悉,問題比較多。如果你售後服務比較慢,那麼客戶也不會滿意的。
客戶投訴的原因大盤點
當顧客購買商品時,對商品本身和企業的服務都抱有良好的願望和期盼值,如果這些願望和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失去心理平衡,由此產生的抱怨和想“討個說法”的行為,就是顧客的投訴。那顧客投訴有哪些原因呢?
1. 商品不好
第一,起因於商品質量不好,如:
①休閑裝遇到汗水變色;
②裙子上有染斑;
③生魚肉或魚幹不新鮮;
④罐頭內有異物。
第二,商品標示不全,如:
①毛衣上未標示品質成分;
②按照商品標示的方法洗滌卻褪了色。
第三,製造上的瑕疵,如:
①西裝的袖子上有裂痕;
②西裝紐扣未縫緊,容易掉落。
第四,汙損、破洞,如:
①襯衫上有汙點;
②有的玻璃杯已經破裂。
商品質量不好可以從三個方麵尋找責任:製造商的製造責任、零售店的管理責任以及消費者的使用責任。
2. 起因於服務方式不當
這裏所謂的“服務方式”是接待顧客的服務方式。商店出售的商品屬於硬物質商品,而“服務”就是“精神商品”,可見“服務”的好壞,與商店的興盛與否有著極密切的關係。
第一,應對不得體。顧客對商店的服務不滿大多是因銷售員在應對上不得體而產生的。應對的方式與個人的日常習慣、教育水準都有關係,因此,要矯正銷售員的應對態度必須下一番苦心才行。
第二,態度惡劣。
①不管顧客的反應,一味地說明;
②化妝濃豔,使人不快;
③隻顧自己聊天,不理會顧客招呼;
④緊跟在顧客身後,嘮叨慫恿顧客購買;
⑤顧客不買時,馬上板起麵孔。
第三,用字遣詞不當。
①不會打招呼,也不懂得回話;
②說話沒有禮貌,過於隨便。
第四,勸賣方式不當。
①強迫顧客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