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探秘未知的世界(35)(3 / 3)

經過審訊,張自1951年以來,曆任中學書記、校長等職,當過勞模,出席過全國文教係統群英會,1978年調任漢陽區上山下鄉知識青年領導小組組長,專管城鎮上山下鄉人員回城戶口辦理工作。到1986年,此項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張調任區僑辦主任,但遺留的上山下鄉人員的戶口仍由他負責辦理。正是這時,張開始接受賄賂,甚至公然索賄,到案發之日,張總計受賄55戶,金額22萬元。張國榮當然不是窩主,他的不義之財都是受賄所得。

由於他一路當紅,機構撤銷,代管的掃尾工作也即將結束,他六十已過,即將退休,觸發此案的可能性已是趨近於零,正因為如此,他才特意地安排在今晚清點“戰果”,準備逍遙法外,安享晚年。偏巧就在今晚,小偷犯案;偏巧民警較真,要尋窩主;偏巧小偷無窩主可尋,又膽敢亂指亂認,欺騙民警。正所謂“鬼使神差”,歪打正著,把張國榮抓了個現場。

中國有句老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假如你不信迷信,不相信冥冥之中,有一雙警醒的眼睛始終關注著每一個人,那麼,你隻得拍案驚奇,大叫:這是巧合,一場大快人心的巧合!

巧合的概率

對於數學家來說,並非所有的巧合都是神秘莫測的,他們可以用概率論來加以解釋。從數學的觀點看,全世界有50億人口,每天都要發生種種錯綜複雜的聯係,發生一些巧合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比如,在某一次宴會上你和22個陌生人相聚,甚或在另一場合你同一個陌生人單獨交談,你們的生日竟然相同。按概率論來解釋,這不足為奇。概率論認為,在任意挑選的23人的群體裏,兩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在50%以上,而在一個50人的班級裏,兩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則在95%以上。

陳毅和麥克唐納的一次晚宴便證實了上述論斷。196l ~1962年的日內瓦會議期間,陳毅是中國代表團團長,馬爾科姆·麥克唐納是英國代表團團長,兩人經常見麵,建立了友誼。有一天,兩人共進晚餐,一邊吃一邊談,不知怎麼就談到了各自都是8月份出生。

再互相通報出生年份,都是1901年。這時的兩人已經瞪大了眼睛。再問日期,竟然都是26日。“巧合!”“巧合!”兩個人都樂得哈哈大笑起來。著名的美國《生活》雜誌報道,1950年3月1日晚上,15名唱詩班成員決定在阿比特麗斯市的某教堂進行唱詩排練。但是,當晚15人全部遲到,而且各有各的原因:汽車發動不起來,電台的一套精彩節目還沒有播完,排練唱詩的服裝還未熨好,友人來訪的時間拖得太長等等。

幸運的是7點15分一個也沒到,7點23分教堂被炸,這15名唱詩班的成員全部幸免於難。

像這樣15個人全部遲到的離奇巧合,概率學家推算,大約是100萬分之一。湯姆·利奧納德是英國沃裏克大學的統計學教授,他在1974年對“巧合”做了如下論述。他說:“根據定義,一個特定的巧合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無限小的。但是,對於具體的個人,一生之中發生某種巧合的概率將是非常大的。如果許多人都說他們從來未經曆過極大的巧合,那我的確會感到奇怪。”

“我所知道的最巧合的事情是這樣的:一位新來的統計學教授在本大學所作的首次講演中,對他的學生就概率問題做了描述。為了證明概率律,他從衣袋裏掏出一枚硬幣,拋向空中。硬幣落在光滑的地麵上,轉了一會兒,停住了—它竟然是垂直地豎立在那裏!教室裏響起雷鳴般的歡呼聲。這就是許多可能發生的巧合中的一個。”

數學家沃倫·韋弗計算過,一枚圓形硬幣拋出後最後豎著靜立在那裏的可能性極小,大約是十億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