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探秘未知的世界(34)(1 / 3)

庫列克的“隕石說”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了這場駭人聽聞的災禍呢?

從1927年起,蘇聯科學家留尼德·庫列克三次率領考察隊奔赴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呈現在他麵前的是:所有的樹林都倒下了,燒焦了,全然沒有一點森林的特征。50厘米到1米粗的大樹像蘆葦一樣從中間折斷。在一個名叫南池的沼澤地周圍,庫列克還看到了所有的樹林都是以“爆炸”中心為軸,呈放射狀倒伏,所有倒伏的樹梢都指向外側,就像一把巨大的扇子。

大爆炸的中心區,是一個以60公裏為半徑,麵積將近2200平方公裏的死亡區域!麵對著如此慘烈的情景,考察隊隊長庫列克驚異萬分,他生動地寫道:

我萬萬沒有想到這奇異的倒樹現象竟是這樣的淒慘。在我觀測的地方,全然看不出一點森林的特征。所有的樹都倒下了,燒焦了。20年樹齡的新生樹,包圍著這死一般的曠場……每當我看到直徑50厘米到1米粗的大樹,像蘆葦一樣從中間一折兩斷的時候,我就不由得不倒吸冷氣。

庫列克認為,這一切都可能是一顆不幸墜落的巨大隕石造成的。曆盡千辛萬苦,他在爆炸中心一帶發現了幾十個平底大坑,坑的直徑幾米至幾十米不等,深約幾米,坑壁筆直,坑底很平,上麵長滿了一層水蘚。這也許就是爆炸的遺存。

但也有人指出,這些大坑在西伯利亞是一種很普通的自然現象,它是通古斯沼澤地零星的采煤坑,夏季的雨水、冬季的積雪把它滌蕩成了這般模樣。庫列克的助手卡裏諾夫還在大坑底部找到了一根樹幹,這使得庫列克自己也不得不對這個結論感到懷疑。

1937年,庫列克進行了最後一次考察,他希望能在大坑裏找到流星碎片,考察隊甚至排幹了爆炸中心附近一個大沼澤的水,用鑽機四處鑽探,直達凍土層下25米的地方,但是,卻沒有發現隕石穿過的痕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庫列克投筆從戎,不幸的是,他死在戰場,沒有能完成他的研究……是一次核爆炸嗎?

亞曆山大·卡薩耶夫是蘇聯的物理學家,他於戰後的1945年12月,訪問了日本的廣島。當時,美國的原子彈剛投下四個月,他看到了一片廢墟,巨大的衝擊波削掉了許多大樹的皮和葉子,但樹幹卻仍像電線杆子一樣聳立著。卡薩耶夫毛骨悚然地想起了通古斯,因為這兩者的情況十分相似:

爆炸中心區受破壞小,樹木直立而沒有倒下;爆炸時人畜死亡,顯然是原子彈輻射的結果;爆炸後形成的蘑菇雲形狀相同,隻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明斯克大學教授法希利亞夫博士還發現,爆炸後,該地區出現了深刻的遺傳性變化:一些植物停止生長,而另一些植物卻比正常的生長速度快了幾百倍;尤其是出現了一些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各種變異了的蜜蜂和其他昆蟲。

這些,同美國核試驗後的比基尼島上的情況一模一樣。

從1958年起,蘇聯的科學家普列漢諾夫等人對通古斯地區進行了係列科學考察,土壤和植物的放射性劑量測定顯示,爆炸中心比距離30~40公裏的地方高出1.5~2倍。

1961年,一位科學家推算出西伯利亞大爆炸的光輻射能量約占總能量的30%,這個比例與核爆炸的光輻射能量近似。

還有一些科學家觀察到,某一地點發生核爆炸,與之相對的地球另一麵將由此而產生一種明亮的光,同時會出現某些電磁幹擾。1908年西伯利亞大爆炸時,英國探險家艾林斯特等人正在南極探險,其地區恰好與西伯利亞南北相對,他和探險隊員們正好觀察並記錄下了無法解釋的強烈的極光。

一些科學家認為,1908年西伯利亞大爆炸之後產生的“紫白色的極光”、“銀色的雲”、“奇異的夕陽”、“黑夜中的白晝”等現象,與1954年美國在比基尼進行的氫彈試驗也幾乎完全一樣,所不同的隻是,美國氫彈試驗的規模略小一些罷了。但是,叫人不得不懷疑的是,直到本世紀40年代,人類才掌握原子彈的秘密,那麼,1908年的“原子彈”,又是“誰”扔下的呢?

“宇宙飛船”,還是彗星落地?

1946年,蘇聯綜合國防部研究所的技術主任卡紮切夫提出,在西伯利亞爆炸的,不會是一顆原子彈,而是一艘來自外星的“宇宙飛船”。由於某種意外故障,它在距離地麵幾公裏的上空突然爆炸了。由於它以核能為動力,所以,在爆炸後呈現出種種核爆炸的跡象。

一些科學考察隊在通古斯地區,發現了一些含有瓦斯氣泡的碎片,據分析,這些東西就是從外層空間帶來的。還有些科學家認為,一些散落在通古斯地區的金屬球,就是曾在地球附近飛行的星際宇宙飛船的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