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隨身攜帶筆記本和筆,並且在開會時將會議記錄和培訓筆記分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些好的理念、經驗和案例,也許過一段時間,就能派上用場,如果沒有筆記,那麼你所學的內容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消散在日常瑣事之中。
(3)培訓過程中,要認真聽講,學會用彩筆、熒光筆、圖形來增加記憶和理解;盡量讓主題和重點詞醒目、清晰,這樣可以提高複習的效率。
(4)主動思考和吸收講師講授的內容,找出和自己目前工作的契合點,以及可能產生的問題;在現場要積極參與提問和互動,把每次的提問和互動都當作成長的機會,當作在團隊其他成員麵前展現自己的機會。
(5)在互動培訓和團體娛樂活動中,要積極主動地參與,並恰當地表現自己,通過活動互相了解和熟悉,以便在工作中互相信任、緊密配合。
(6)在別人表達意見的時候要安靜、專注地傾聽,做一個合格的聽眾。
(7)主動向主持人、專家和領導學習演講、分享經驗,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8)每次參加培訓後,要寫下自己參加培訓的收獲和體會,不斷為自己積累知識和經驗。
(9)學會從容不迫、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參加培訓的收獲和體會。
(10)“溫故而知新”,經常翻看筆記,也許會給你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新的啟發和收獲。
盡快從“外行”變成“內行”,成為“專業人士”
作為新員工,往往對業內很多基本常識都不懂。這就需要快速學習,盡快補充相關知識,熟悉基本常識,了解產品、銷售流程和公司具體事務的處理方法,了解公司各部門的領導姓名和職責,以便在工作中進行交流。一般來說,作為銷售行業的新人應該盡快學會以下幾類知識。
第一,醫學常識,包括人體結構,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生理知識,常見疾病的原理和症狀等。
第二,熟練掌握產品知識,包括產品的有效成分,各成分的性狀、來源、功能,組方的機理、功能、主治病症,藥物機理等。還要了解產品所治療的疾病、治療機理,研發團隊、生產企業,以及本產品競爭的優勢等。
第三,銷售與溝通技巧,包括社交的一般原理、常見的交流障礙、溝通方式的分類,人際關係的本質、傾聽的技巧、說服的心理過程,溝通環境的營造和選擇,性格分析和溝通風格匹配等內容。
此外,還要了解營銷學的基本原理、銷售心理學、體驗營銷、促銷、銷售工作流程,科普(收單)、家訪、邀約、現場攻單、售後服務等過程,各環節操作實務等入門常識。
第四,熟悉公司的組織架構、各部門的職能、主要領導和工作流程。這樣就能了解公司內部的人物,在遇到問題時,如為顧客申請贈品、反饋產品質量問題、向理事會會員介紹和引薦領導時,知道應該找誰去辦,懂得辦事的程序、手續、條件和相關材料。
第五,遵守公司製度。中國人總想著要“抄近道兒”,在銷售中,即使有規定流程,員工也嫌麻煩,總想一步到位。然而在企業中,如果大家都這麼幹,那就亂套了。
規矩是用來保證團隊和企業的高效運行的最佳選擇,循規蹈矩不是迂腐也不是呆板,而是最節省精力的生存方式。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新員工必須盡快從自己的“學生”角色向“員工”角色轉化,並清醒地意識到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學生與員工角色的區別
項目
學生
員工
工作環境
學校
企業/公司
崇尚氛圍
(1)以學術氛圍為主,崇尚言論自由
(2)思維活躍、新穎
(3)上下級角色模糊,有利於學術、思想的碰撞和創新,提倡“無邊界”“混搭”“嫁接”“混合式創新”(1)以商業氛圍為主,崇尚標準化、規範化
(2)每個人都像是一部大機器上的零件,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貢獻
(3)不允許隨便“跨界”和“串燒”
學習目的
(1)進行知識儲備,沒有明確、具體的使用目的
(2)學習內容非常寬泛,也沒有具體的使用時間要求(1)學習內容非常具體、直接,即學即用,目標非常明確
(2)學不會工作就無法開展,學得不好就影響工作質量和進度
分工和責任
沒有明確分工,目的單純,以修滿學分畢業為目標
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和經濟收入掛鉤
紀律要求
鬆散,主要以修滿學分為考核標準,在此前提下可以遲到、逃學、睡覺、上網打遊戲、外出兼職、談戀愛等嚴格,上下班時間分明,工作要求具體細致,有時間和質量標準考核,工作質量、日常表現和工作進度,對個人升職、加薪、團隊威信都有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