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優秀軍人企業家不完全檔案 (3)(2 / 3)

任誌強:有著“英雄情緒”的軍人企業家

任誌強,北京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51年生於山東掖縣人。1969年參軍入伍,曆任戰士、排長、連長、參謀,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含集體功)六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81年轉業,涉足商海。1993~2000年任北京市華遠集團總裁兼北京市華遠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01年9月5日辭職,並以自己所持有的華遠房地產18%股份向華潤置地買回“華遠”這一品牌;2002年12月至今兼任北京市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作風淩厲、出言坦率”是所有人對任誌強的評價。

軍人出身的任誌強在中國房地產界裏頗有“任我行”的味道,年過半百仍展示強悍的“憤青”作風。2001年歲末,任誌強一句“我不玩了”,就從京城最大的地產公司華遠集團掛冠而走,曾經的“地產航母”瞬時間淪為“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小舢板”,曾經的江湖大佬被稱作“遲暮英雄”。麵對外界的質疑,任誌強回敬道:“兩種企業文化衝突,好合好散,由我來建立一種退出機製,這難道不是一種革命?”

從軍11年的經曆,成就了任誌強一往無前的勇氣。他自認為軍旅生涯的收獲之一就是讓他養成了一種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而這種英雄主義精神讓他在以後的創業中有了一往無前的勇氣。

“部隊對人的個性有著深刻的錘煉,不服輸,無論有多少困難都要克服,堅韌不拔,頑強奮鬥,不斷地進攻。我們不怕丟陣地,丟了可以奪回來,不怕大船變成小船,心理上沒有障礙。但是僅僅靠部隊的光榮傳統是不行的,能征善戰的士兵並不一定能勝任將軍,還要靠市場的知識,進行不斷地學習,所以創新和學習很重要。”任誌強說。

當然,所謂一往無前,在任誌強眼中不是盲目的一往無前,而是要把事情想明白,謀定而後動,一旦下了決心就要一往無前。

事實證明,任誌強的一往無前打的都是有準備的仗。2001年,任誌強宣布辭職,所有人都認為“老任”擺錯了棋局。那年,任誌強將自己所持18%的股份轉讓給華潤,回收華遠品牌,創建新華遠。但是,短短三四年時間,再次創業的任誌強,已經將新華遠的資產變成了近百億元。

2004年7月,作為東直門交通樞紐工程的東華廣場項目股權交易結果浮出水麵,華遠公司接手北京城建,成為這一2008奧運工程的“新主人”。其實早在四個月前,任誌強將華遠·尚都項目後期轉讓給潘石屹時,就已經策劃好了對東華廣場項目的收購。“如果說華遠在與潘的交易中,是用手中的‘糧票’換了潘的‘雞蛋’,那麼東華廣場的項目則是華遠用手中的‘雞蛋’換了北京城建的‘糧票’。”任誌強坦言,再創“新華遠”,要的是一批既懂“軍規”,又能獨立作戰的專業軍團。這正是任誌強再度一往無前的要“做一流的企業、創一流的文化、培養一流員工”的主要原因。

二十餘年,任誌強帶領著新老華遠在迂回前進的過程中,每一步都是因勢利導、謀定而後動。有著英雄情結的任誌強不但是能領兵衝鋒陷陣的將軍,也是老謀深算的統帥。

鄭永剛:服裝界的巴頓將軍

鄭永剛,杉杉集團再造者,董事長。1958年出生於寧波。1976年18歲高中畢業後參軍,1979年複員。1989年,接手虧損1000多萬元的甬港服裝廠,並把它改名為“杉杉”。外界對鄭永剛的評價是:他很像二戰時期的巴頓將軍,如果要給他定位,他就像中國服裝業的一位出色將軍。他能領導一個企業從困難中,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闖過一道一道的風險,然後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