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造性地提出了聯想“貿工技”的發展道路,總結出“管理三要素”、“培養領軍人物”等一係列重要的管理思想。這些理論對於聯想從早期的“大船結構”發展為“艦隊結構”,並逐步成為一間國際化的大型企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軍營生涯,柳傳誌,當今這位中國企業界“教父”級人物從不諱言,是軍營塑造了他。柳傳誌說,“企業成功跟我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全部;這一定的關係之中,跟我在軍隊裏養成的性格又有一定的關係。”
有人說,聯想有相當濃厚的軍事化氣息。對此,柳傳誌並不否認。因為,軍隊經曆讓柳傳誌深深明白企業文化的默契、共識是通過個體之間的相互感染而達到的。在許多局外人看來,軍魂企業中強大的執行力源於軍事化管理的高壓、鐵血性。其實不然,除了嚴密的紀律、製度以外,為大家所認同的企業文化也是必需的。
“聯想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情況,沒法退,隻有死攻,一定要不顧一切地把這件事情做完。1992年,聯想剛開始做自己的機器,結果質量不好,那時我在香港,聽到後很著急。回到北京後考察了具體情況,認識到症結在哪兒,然後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就說,如果質量問題解決不了,我就下台。我下台之前,相關人員一定要大砍一批。就這樣,當年機器質量就上去了,一環一環牽扯不清的問題都解決了。
“但這種事不能多了。你老來不行,你一定得研究透了,到底行不行。當時我們學林彪打仗的戰術原則,有一個說法是——四快一慢。‘四快’是指‘包抄快’等戰術動作要快,意思是打起來以後要義無反顧。‘一慢’就是發動總攻的時間要慢,要有充分的準備。因為上去就不能退,所以一定要準備好。企業沒想清楚別動,想清楚以前要試探,要踩實了。”
事實上,柳傳誌的理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柳傳誌更多的是一個實踐家而不是一個理論家。“謀與行”、“雞與蛋”、“船、橋、河”、“南坡與北坡”、“1和0”、“管理與房子”等理論,提供了進入柳傳誌豐富精神世界的一個線索。
很多看似容易的企業的戰略和戰術,執行起來時而需要鐵腕時而需要妥協,時而兩者都需要。執行力強大,在軍魂企業中表現很突出,在柳傳誌的身上似乎更為突出。
王石:特立獨行的軍人企業家
王石,萬科集團創始人,萬科集團董事長。1951年生於廣西柳州,在新疆做了五年汽車兵,走了18萬公裏的路,轉業後在蘭州做了一年的工人。此後,由於其父在柳州鐵路局當局長,王石得以進入蘭州鐵道工程學院當了工農兵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廣東省經貿委做經濟情報研究工作。1984年下海創業,組建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1988年更名為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王石曆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2月辭去總經理職務。被業界稱為“有著戲劇般人生的地產老板”。在王石的自我評價中,他曾提到自己特立獨行、愛出風頭的性格並不適合當兵,但是,對於軍旅生涯,王石從不諱言:部隊生活的磨礪對他的成功是有巨大價值的。
王石對於這段軍人生涯滿是心懷感激的,他認為,在他的人生經曆裏,有兩段經曆對他的影響是很深的。
一段是四年的工農兵大學生生活,另一段就是磨煉意誌與體魄的五年部隊生活。雖然部隊生活並不適合他,但是,在以後深圳創業以及麵臨種種困境的時候,部隊生涯給予他的毅力與耐力使王石度過了常人所難忍受的艱苦生活。再就是部隊的集體生活對團隊意識的培養。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自覺不自覺地就加強了團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