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軍魂管理的員工守則 (6)(1 / 3)

查理·裏德的態度給傑克·韋爾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後,傑克·韋爾奇在自傳中,回憶這段經曆時說:“當人們犯錯誤的時候,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是懲罰。這時,管理者如果對其進行適當的讚揚,就能重新樹立起對方的自信心,首要的工作就是恢複自信心。然後,再進行適當的批評。”杭州中藥二廠有著這樣的規定:員工遲到了就罰款,第一次遲到罰款12元,第二次30元,第三次50元,並將遲到情況和罰款情況輸入電腦。一次,一位女工騎自行車上班途中摔倒受傷,另一位女工因護送受傷者去醫院而遲到了幾分鍾,罰不罰這位做好事的女工呢?大家對此爭論不止,廠長馮根生的決定是:遲到一次罰12元,這是製度,不容更改,因而罰款分文不能少;其二,女工做了好事,精神可嘉,所以遲到情況不輸入電腦;其三,設立精神文明獎,每次獎勵15元。賞與罰的目的,都是為了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獎賞是件好事,懲罰也很必要,對有功勞員工的獎賞和對犯了錯誤員工的懲罰都是理所當然的,不能有半點兒的遲疑與含糊。信賞必罰的關鍵在於賞罰分明與賞罰公正,否則賞罰就會失去應有的效力,對於軍魂的建設也是不利的因素。

五 危機催生創新

公平的“淘汰賽”:樹立“不進步就淘汰”的危機意識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有一項公平的“淘汰賽”,那就是“哥曼德”訓練。該項訓練以其艱苦性和殘酷性而聞名,幾乎每個學員都會在某一階段遇到困難。盡管允許多次補考,但最後總會有近半數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退出訓練。這些原因可能是傷病,可能是體能上的問題,也可能是缺乏毅力,不能適應海軍陸戰隊的生活。在眾多的淘汰者中,就包括愛德華王子。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強調:“我們不能保證每一位學員的成功通過,但我們保證每個人有充分和公平的機會。”他們認為,學員參加“哥曼德”訓練的過程就是建立自信、自尊、自強的過程,同時也為學員樹立“不進步就淘汰”的危機意識。這些對於陸戰隊員來說是非常關鍵的。

中國有一句古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要有危機意識!一個企業家一定要居安思危、深謀遠慮,要在整個團隊中樹立起危機意識,這樣才不至於害了自己,害了整個團隊。

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遭殃;一個軍隊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被消滅;一個團隊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散夥。

比爾·蓋茨總說“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技術創新成了微軟堅持不懈的努力方向。

張瑞敏說海爾“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因為有了危機意識,張瑞敏反複抓管理、抓重點、抓提高。一旦發現了什麼失誤、漏洞,就抓住不放,認真地解決。他給中層、基層管理者講“木桶理論”木桶盛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木板的高度。抓住了失誤,改正了缺點,就相當於將最短的木板替換成了最長的木板,這樣整個水桶裝的水就多了。

“華為的冬天來臨了嗎?”任正非非常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提醒自己的團隊。因為電信是一個競爭殘酷的行業,世界上的眾多電信公司不是發展,就是滅亡,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華為麵臨同樣的情況,要想生存,就得發展。

任正非經常給所有的員工敲警鍾:“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破產,我們怎麼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