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隊發行核心價值卡的慣例始於1995年。每個隊員都要在卡片上署上姓名,並隨身攜帶。各級長官會不時抽查,要求隊員背誦或解釋卡片上的內容。在新訓營中,教官們更是想盡一切辦法,隨時要求學員背誦卡片內容。
核心價值卡上每個陸戰隊員的簽名,都代表著一種承諾、一種責任,也意味著他們必須對它永遠忠誠!
美國海軍陸戰隊將核心價值觀凝結在一張卡片上,並通過隨時記憶這張卡片,進而使軍隊的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陸戰隊員才能夠在執行過程中,以最高標準服從命令、完成任務,成為一支世界上最驍勇善戰的軍隊。海軍陸戰隊的經驗表明,這種將核心價值觀物化的做法能夠使成員深切地認同組織的價值觀甚至整個文化體係。在軍魂企業的建設中,也應該吸取這種經驗,將其應用到企業軍魂的建設中。
我們看到許多成功的軍魂企業有著明確的價值觀,並利用物化的形式讓員工時時刻刻銘記企業的價值觀。 1998年12月,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與陸戰隊進行了一次聯誼活動。公司中的一些員工與20名職位相當的陸戰隊員交流有關核心價值觀的看法。這一活動讓公司大受啟發。後來,西南航空公司開始在新員工培訓中實施“FLY(自由、愛與你)計劃”,以求在員工中建立互信的核心價值觀。公司還模仿陸戰隊,為員工發放核心價值卡。這些努力很快開始出現成效,公司的總體氛圍漸具特色,團隊凝聚力顯著增強。還有些企業將自己的價值觀展現在公司的每一個場合。他們將價值觀印在工作服上,張貼在工作室裏,讓員工在工作的時候時時能夠看到。有的公司所有的辦公用具上都印著自己公司的名字和價值觀,在送給客戶的禮品包裝袋上也印上公司的價值觀,甚至在小小的喝水紙杯上也印上體現價值觀的語句,並定期組織員工學習企業文化。他們真正將價值觀的印象體現在了工作中的方方麵麵,並使核心價值觀深入了員工的內心,使員工對企業更加忠誠,工作更加主動和富有創造性,使企業獲得了更為持久的發展。
憶苦大會:使成員與企業的願景融彙統一
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解放軍所處的條件都十分惡劣,不但缺衣少糧,彈藥供給也不充足。然而,即使麵對敵人猛烈的炮火和外界環境的逼迫,中國共產黨還是能夠將中國農民團結起來,使解放軍戰士棄生死於不顧,奮勇殺敵。每一名戰士幾乎都出身貧苦,幼時受盡磨難,甚至親人就死在了敵人的手中,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悲苦與仇恨。解放軍用一種形式給了戰士訴說仇恨的機會,這就是“憶苦大會”。
在憶苦大會上,戰士們一字一淚地傾訴著心中的階級仇、民族恨,在述說中更加強化了訴說者參加革命的信念,而且,這種氣氛極具感染力,通常是台上人憤恨異常,台下咬牙切齒;台上人聲淚俱下,台下人淚流成河。通過憶苦大會,戰士們心中自發地達成這樣一個共識:舊社會的苦實際是整個民族的苦,不能忘記過去,更不能被暫時的困難所嚇倒,一定要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建設和保衛我們的祖國。這時,在潛移默化中,戰士與組織的願景已經融彙統一了。
通過儀式活動來強化成員對組織文化認同的做法一直被廣泛地應用著。
實際上,這種方式不隻適用於軍隊,在企業軍魂的構建中,我們也可以利用儀式活動將企業的軍魂滲入員工的頭腦中,並使員工的文化理念與企業達成統一。
儀式把企業運作和員工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戲劇化,借以弘揚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願景,從而強化自身的企業文化。抽象的企業文化往往要借助於儀式而變成生動、具體、可遵循和可操作的東西。缺乏儀式這種表達方式,企業文化就會變得僵硬呆板和難以捉摸。
當一名新員工進入公司之後,主管的責任在於首先要詳盡地告知“我們公司的做事方式”。有較強企業文化的公司正是在它們的生涯中創設了一套儀式、典禮和習俗,並運用這些方式把“我們公司的做事方式”潛移默化地灌輸給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