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魂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它以鮮明的文化建設為切入點,以構建強有力的執行力文化為目標,以剛性約束條件為前提,以積極向上的軍隊精神來引導企業發展。那麼,如何將軍魂管理的理念、方法落實到企業管理層麵,將這種全新的管理模式應用到企業管理實踐中去呢?毫無疑問,管理者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方法。作為領導者,如何以身作則,感染員工;如何增強員工的信念,從而提升其執行力;如何通過溝通的技巧實現有效管理;如何改變管理方式來增進組織的凝聚力……軍魂管理是一種特色管理,特色管理就必然要采取有特色的方法,學習這些方法,對於企業提高績效有很大的助益。
一 我也是一個兵——領導的模範作用最為關鍵
“朱德的扁擔”:企業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則
1928年,朱德帶領部隊在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由於湘贛兩省的敵軍的嚴密封鎖,井岡山根據地同外界幾乎斷絕了一切貿易往來,軍民生活十分困難。為了解決吃飯和儲糧問題,司令部發起下山挑糧運動。在挑糧的隊伍中,總少不了朱德的身影。戰士們心疼朱老總,便偷偷將他的扁擔藏了起來。誰知,朱德丟了扁擔後又連夜用毛竹親自動手做了一根扁擔,還刻了三個大字:朱德記。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朱德的扁擔”的故事。幾十年來,這個故事一直被傳頌,因為人們可以從朱德的身上看到解放軍領導以身作則的精神。
不僅在軍隊裏,領導應該身先士卒,在軍魂企業的建設中,企業管理者也應發揚“我也是一個兵”的精神,做實踐企業軍魂的帶頭人。身教重於言教,能夠身教時,明智的管理者往往一句話也不必說,就能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言語是廉價的”,這句古老的諺語非常正確。令許多員工感到煩惱的是,他們對老板作出的新的計劃深信不疑,結果很快就發現隻要更新的計劃一推出,原先的計劃就馬上煙消雲散了。他們經常看到公司領導人員說一套做一套的情況,所以他們對上層發布的任何言論都持以偏見和諷刺的態度。員工們因而學會了觀察其領導人言行之間的差異,並從領導人的行動中獲得自己行動的線索。如果一名管理者宣稱戰略非常重要,卻把所有的時間花費在戰術行動上,員工也就會關注於這些戰術性的工作。如果管理者聲稱傾聽顧客的意見非常重要,卻從未花時間去會見顧客,員工們對顧客也會忽視。因此,為了有效推行軍魂企業的文化理念,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言行一致。
作為企業文化的建築師,高層管理人員承擔著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一些企業高層管理者總感覺企業文化是為了激勵和約束員工,其實更應該激勵和約束的,恰恰是那些企業文化的塑造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企業文化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表率作用能產生巨大影響力,它通過領導者榜樣般的身教言傳,使廣大下屬自覺地產生敬佩與信賴,從而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進而形成巨大的戰鬥力。
韓國大宇集團總裁金宇中每天半夜12點睡覺,次日淩晨5點起床,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堅持了20多年。他經常對下屬說的就是:“為了明天的繁榮,我們必須犧牲今天的享樂,因為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他的行動感化了整個大宇集團,每位員工都會自覺地為了集體利益而努力工作。
海信集團的周厚健也是一位以身作則的領導。他曾經多次說:“對於企業管理人員而言,責任心比事業心更重要……當幹部就沒有休息日,想有休息日就別當幹部。”周厚健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每天累得一挨枕頭就睡著了。
西南航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赫伯特·D·凱勒赫,也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赫伯特·D·凱勒赫宣稱他的員工是他最為重要的資產。“西南航空公司擁有自己的客戶,那就是乘客;我也有自己的客戶,那就是公司的員工。如果乘客們不滿意,他們就不會再乘坐我們的飛機;如果員工們不滿意,他們就不會提供乘客所需要的產品。處在領導地位的人是為工作團隊提供支持的,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