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封信不但得到了海爾的重視,而且海爾舉一反三,竟引發了空調送風方式的革命。
經過反複試驗研究,海爾將空調送風方式由直吹改為上下出風的全新方式,這樣,消費者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空調的送風方式。海爾認為:嫌貨才是買貨人。所以,一定要去了解客戶的需求,並且盡全力去滿足。微軟每一次推出新產品之前,都會花很多時間和成本去了解客戶的需求,並以此作為研發產品的基礎。微軟人對於電腦使用者的需求以及想法了如指掌。正是由於微軟迎合了人們的需求,並以一種快捷的方式迅速占領市場,這才獲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成功的軍魂企業非常重視客戶的需求,因為為客戶創造價值是任何企業成功的秘訣之一。
“質量需要用生命去檢驗”:質量品牌型軍魂企業這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美國空軍和降落傘製造商之間的真實故事:在當時,降落傘的質量不夠完美廠商經過努力的改善,使得優良率提升到了999%,離100%還差一點點,不過廠商認為,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已經接近完美了,沒有什麼必要再改進。但是,即使是999%的優良率,還是意味著每一千個傘兵中,會有一個人因為跳傘送命。而這一點,是一向追求完美的軍隊所不能容忍的。
後來,軍方改變了檢查質量的方法,那就是從廠商前一周交貨的降落傘中,隨機挑出一個,讓廠商負責人裝備上身後,親自從飛機上跳下。這個方法實施後,不良率立刻變成零。軍隊這種對完美結果的追求,與軍魂企業相對應的便是對質量品質和品牌建立的追求,不但要創造產品,更要創造質量精良的產品。以此為向導,建立的就是質量品牌型軍魂企業。它的主要特點是:強化和灌輸“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衣食父母”的觀念,將文化管理滲透到質量管理之中,不斷提高員工的質量觀和全員質量意識,嚴格遵守國際質量認證標準,全麵提升產品質量,以質量創產品品牌,以產品品牌發展產業品牌,以產業品牌樹立企業品牌。
海爾集團在創建質量品牌型軍魂企業的道路上為我們作出了表率。1985年的一天,張瑞敏的一位朋友要買一台冰箱,結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後勉強拉走一台。朋友走後,張瑞敏派人把庫房裏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檢查了一遍,發現共有76台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張瑞敏把職工們叫到車間,問大家怎麼辦,多數人提出,也不影響使用,便宜點兒處理給職工算了。當時一台冰箱的價格是800多元,相當於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台冰箱賣了,就等於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台這樣的冰箱。”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幹的誰來砸,並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很多職工砸冰箱時流下了眼淚。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張瑞敏發動和主持了一個又一個會議,討論的主題非常集中:“如何從我做起,提高產品質量?”三年以後,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這是一場中國企業管理史上的“神話”,代表了中國企業質量意識的蘇醒,以及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家電企業的崛起,也體現了質量品牌型軍魂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冠生園是我國一家有很高知名度的老字號企業,從1918年創建至今已有近90年的曆史。幾十年來的實踐,使冠生園人深深體會到,名牌產品地位的確定和保持,關鍵在於產品質量。集團領導要求各企業在增加生產規模的情況下,保持每件產品高質量、高品位,開展“質量與名牌”的大討論,為提高質量做實事,為創造名牌提建議。
冠生園在反複對員工進行職業道德、全麵質量管理、食品衛生法培訓的同時,突出了“假如我是消費者”的換位意識,在全體員工中牢固樹立“質量至上”的觀念。一位山區老農曾給冠生園來信,說他的幾個孩子在嬰孩時期就是用“大白兔奶糖”衝成代乳品喂養大的。公司的一位領導說“對於質量,我心頭始終如負重荷,冠生園人對每一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全國人民負責”,從而使廣大員工從更深層次理解了“糖小責任大”的道理。這種質量憂患意識在員工心中深深紮根,使原來被動的“要我抓質量”轉變為員工主動的“我要抓質量”,這種質的轉變,為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