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曾國藩是中國曆史上兩個最會用兵的文人。一介書生是如何成為統領千軍萬將、指揮百萬雄師的統帥的呢?那就是在打仗中學習、在戰爭中研究戰爭。“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這就是毛澤東的經驗之談。
比如在井岡山的軍事鬥爭實踐中,毛澤東、朱德就總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口訣,以此作為紅軍打破國民黨“圍剿”與紅軍遊擊戰爭的基本原則,使得紅軍以及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能夠在遊擊戰、運動戰中有效地保護自己、消滅敵人。
總結經驗是所有的活動結束之後都應進行的環節,將軍魂引入企業後同樣需要進行總結和查漏補缺。
人們普遍認為:海爾20年來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成就上,還體現在思想上。海爾成功是因為有了張瑞敏,他不僅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位企業的思想家。
張瑞敏的獨到之處在於,每逢關鍵時刻都能提出指導思想,作出決策。而更可貴之處在於,每次決策過程中,他都有個做“兩次決策”的習慣,即在做決策時,都要考慮到這個決策的後果和影響,進而作出決策後的二次決策。
這個習慣體現在管理之中,就是總結經驗——這也是張瑞敏的一個習慣。他經常把經驗上升到理念高度,而後又通過講話等種種宣傳渠道,貫徹到海爾全體幹部和員工中去,使海爾不斷地從一個成功邁向另一個成功。
軍魂企業建設的總結與查漏補缺環節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製定企業文化工程的近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提高企業的資產質量、競爭能力,全麵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形象和企業美譽。
2檢查實施企業文化的完成情況。用企業理念(MI)、企業行為(BI)來理清思路、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3起草提案書作為兩本手冊的備用資料(MI、BI手冊)。
4作業安排根據企業具體情況製定下一階段的作業項目與進度;對調查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對企業營運實態與形象現狀作綜合評估。
四 軍魂企業建設的範本
是誰造就了兄弟連:領導魅力型軍魂企業
有人問兄弟連中的戰士:是誰造就了兄弟連?他們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索貝爾。索貝爾是E連的連長,是一個不太討人喜歡的家夥,但是,他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深深地影響了兄弟連,將兄弟連打造成了一個紀律嚴謹、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的優秀組織。
很多軍魂企業與兄弟連類似,也是通過挖掘、總結領導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思維、新價值取向,倡導和培育企業的價值理念,這種類型稱為領導魅力型軍魂企業。它充分展現企業家的精神人格和才學膽識,凸顯企業家的形象力和感召力,確立企業家群體文化優勢。領導魅力型軍魂企業的一個代表是英特爾公司,它崇尚的是“偏執狂”文化。提出這一理念的是英特爾的創始人安迪·葛魯夫,他用最簡潔的語言揭示了英特爾的獨特想法: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偏執的理念融入了企業的骨髓,全體成員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偏執地發明,偏執地經營,偏執地成功。
或許人們會感覺在芯片市場,英特爾是一個沒有對手的公司,沒有必要那麼辛苦地去營造競爭氣氛。其實這種文化的形成和葛魯夫的個性關係緊密,偏執狂講的就是危機感。
一位英特爾的員工描述英特爾人的個性:比較急進,有主動進攻的意識。例如,在員工裏有一種“假設是我的責任”的鼓勵,從工作描述裏自己對這件事情可能沒有責任,但是很多時候一些事到情無法界定那麼清楚,所以英特爾提出主動假設自己的責任,這樣確實使許多邊際工作得以完成。在中國,較為典型的領導魅力型軍魂企業是華為,任正非的“狼性文化”理念對華為產生了深刻影響。“活下去,永遠是企業的硬道理。”任正非不斷給員工灌輸這樣的理念,在他帶領下的華為也被打上了深刻的軍事化烙印。“華為的冬天來臨了嗎?”任正非經常用這樣一句話提醒華為。可以說,正因為他使華為始終抱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所以華為經常處於風口浪尖而臨危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