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價值觀不能脫離多數員工的個人價值觀,否則難以實現群體化,也就不能成為員工的行動指南。員工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達成共識,使這種價值觀成為全體員工——上至高級主管下至基層工人——心中的真理,成為他們判斷是非、決定行為價值取向的準則。企業的凝聚力、感召力、內在驅動力都來源於此。
軍魂企業萬科的核心價值觀“創造健康豐盛的人生,人才是萬科的資本”便是與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相一致的。
柯達的核心價值觀“尊重個人,正直不阿”也是與員工個人的價值取向相一致的。
萬達的“萬達是我家,我愛我家”也是與員工奉獻公司、尋求發展的價值觀相一致的。
任何組織的核心價值觀的構建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探索、實踐、檢驗、再實踐的過程。西點軍校“責任、榮譽、國家”的核心價值觀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西點建校之初,綱紀混亂,直到希爾韋納斯·塞耶任校長時,才開始真正加強紀律。軍魂企業的價值觀應該借鑒軍隊的核心價值觀建設模式,在管理實踐中逐漸形成並發展。
五 精神——軍魂企業行動的力量
美國海軍陸戰隊“鋼鐵之師”的鍛造:部隊精神是整個軍隊的靈魂美國海軍陸戰隊,這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它用兩百多年的曆史見證了一個神話——
在最艱難的遠征中,第一個投入戰鬥的永遠是高度職業化的海軍陸戰隊;
在最危急的突發事件中,挺身而出的必定是機智勇敢的海軍陸戰隊;
在最危險的戰亂國難中,為身處危機的美國平民帶來希望的仍舊是一往無前的海軍陸戰隊。
美國海軍陸戰隊,這是一支鋼鐵之師,一柄無堅不摧的利劍,一記打在對手胸口最痛的鐵拳。有它在的地方,就有成功完成任務的最大可能。是什麼造就了這支“鋼鐵之師”?是嚴格的紀律、刻苦的訓練,還是高素質人員的選拔?
都不是。是海軍陸戰隊的卓越精神——榮譽、勇氣、責任、誠信。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卓越精神使它成為一支紀律嚴明的團隊,海軍陸戰隊隊員在戰場上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商場上也充分發揚了“鋼鐵之師”的精神。
聯邦快遞的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美國第一國家銀行總裁查爾斯·斯沃頓、福特汽車公司前主席唐納德·彼特森、通用汽車執行副總裁裏奧·威廉姆斯、紐約證券交易所CEO約翰·J·費蘭,這些人不但是海軍陸戰隊的學員,更是商界的精英。軍隊的精神一直激勵、鼓舞著他們。他們明白精神對一個人的促進作用,對一個組織的鞭策作用,更明白軍魂企業需要培養企業精神。卓越的精神不僅是軍隊的靈魂,更是軍魂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靈魂。
企業精神是絕大部分人認同的內心態度、意誌狀態、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每個企業都有各具特色的企業精神,往往可以概括為幾個字、幾句話,以標語、口號、廠訓、廠歌等形式表達出來。如日本日產公司的企業精神是“品不良在於心不正”;東風汽車的企業精神是“視今天為落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企業精神描述為“永不休止地追求一流”。
企業精神是企業家和全體員工主體意識的集中表現,它強調企業全體員工的精神狀態。如北京市公交總公司的企業精神是“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北京市郵政局的企業精神是“一封信,一顆心”;大慶油田提出了“三老四嚴”的企業精神,即“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和“嚴格的要求、嚴肅的態度、嚴謹的作風、嚴明的紀律”。
企業精神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還集中地反映在企業家的經營理念上。如豐田公司提出的“從幹毛巾擠出水”,以及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提高產量;鬆下的“所有工業品應像自來水一樣便宜”的“自來水經營哲學”;三菱公司的進藤貞和提出的“技術和銷售兩個輪子”,都體現了軍魂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精神境界。
企業精神,體現了企業積極向上的群體意識,決定著一個企業的品格和風貌,凝聚著企業的精、氣、神。企業精神主要包括主人翁精神、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競爭精神、創新精神與服務精神。
主人翁精神,是指員工將自己看為企業的主人,以主人翁的責任心和自覺意識來參與企業建設,維護企業利益。軍魂企業強調主人翁精神,讓成員在集體中感到自豪,富有責任感。比如美國波音公司的企業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代表公司”;美國圖波威爾公司幾百個分銷點每周分別舉行一次大會,會上有個“上台階”節目,每宣布一個“台階”的銷售額,到達這個額度的銷售員就走到台前接受祝賀,享受這份特殊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