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完畢,天近中午。在路上走著,乾隆皇帝問起二位侍臣:“常說濟南有四大名泉,朕今日看了_三泉,尚有一泉,叫什麼名字?”
紀曉嵐答道:“如果微臣記得不錯的話,那就是金錢泉了。”
“對,對!”乾隆皇帝點著頭,“你可曾到過那裏?”
“臣尚未去過。隻是初到之日,臣向府尹要來一部《濟南府誌》,看了上麵的記載。”紀曉嵐答道。
“好,好!你勤勉上進,實屬可嘉。”乾隆皇帝誇讚道。
乾隆皇帝在泰安城內的岱廟舉行過祭祀東嶽大帝的大典之後,第二天便率領群臣登山。陪同他登山的文臣有董曲江、劉師退、劉墉、紀曉嵐等人。一路上簇擁乾隆皇帝,浩浩蕩蕩。
中午時分,他們來到鬥母宮。從鬥母宮出來,繞過幾道山路,又沿著登山大道盤旋而上。
過了朝陽調,來到了對鬆山,兩麵奇峰對峙,滿山奇形怪狀的古鬆,虯翠陰靄,人到這裏,儼然進入蒼翠畫卷之中。紀曉嵐站在皇上身旁,看著滿山秀色,聽著山間的潺潺水聲和陣陣鬆濤,讚不絝口。乾隆皇帝似乎是受到感染,急令人取出筆墨,揮筆在岩壁上題寫下“岱宗絕佳處”五個大字。
一陣頌聲過後,乾隆皇帝由侍從攙扶著,繼續沿盤道攀登,和珅、紀曉嵐、劉墉等絡繹跟隨。攀至盤道盡處,一座高大的石門巍然屹立,橫額上的三個大字赫然在目:摩天閣。
乾隆君臣在碧霞宮住了一晚,次日淩晨便上玉皇頂看日出。乾隆皇帝很興奮,他題聯作對的興致不減。看完日出後,他在玉皇頂附近的東嶽廟祭祀,祭畢,轉到廟北的彌高岩下,忽然想起《論語》裏“仰之彌高”的句子,又想借《論語》難一難紀曉嵐,他道: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可以語上也。
乾隆皇帝心想,這回紀曉嵐恐怕要難住了。誰知乾隆皇帝的話音剛落,紀曉嵐也隨即答出: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焉。
他用的同樣是《論語》中的句子,而且又對得自然流暢,渾然天成,乾隆皇帝及眾大臣無不為之歎服!
[智慧方圓]領導者的機智有一大半是體現在方圓技巧的運用上。領導者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隻有在深刻領悟方圓之道的精神實質後,才能做出最佳的選擇,才能為兩難的問題找到一個兩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