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學做一個機智的高手(1 / 2)

領導者的機智術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古往今來,有多少大勝者都是靠機智取勝,開拓了人生的成功之路。

乾隆多變,紀曉嵐則以機智應對。乾隆乙酉年是乾隆帝登基30周年。時值風調雨順,天下太平,乾隆皇帝高興萬分。他想,古代有作為的帝王如秦始皇、漢武帝等,都舉行過封禪大典,用以顯示自己統治英明,天下太平,江山穩固,也因此為後人稱頌,他乾隆皇帝也取得了這樣的成就,而且統治的疆域遠遠大於秦皇漢武之時,為何不可以搞一次封禪大典呢?所以在這年初秋,率領文武大臣到泰山行封禪大典。

所謂封禪,是皇帝主持的最隆重的祀天大典。築壇於泰山之頂以報天功,稱為“封”於泰山下小山除土以報地之功,稱為“禪。”。由於此禮極其神聖,各個朝代並不常舉行。據說上古有72位君王曾封禪,秦以來也隻有秦始皇、漢武帝、東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數幾個君主舉行過。不少君主也憧憬於封禪之功,但未能實現,畢竟不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有資格和能力封禪的,稍有天變、災荒、邊警,就可破壞必須具備的社會祥和、帝王聖明這一條件。

乾隆皇帝此次登山,是他生平九登泰山的第五次。乾隆皇帝天性喜歡遊山玩水,他一生曾三上五台,六下江南。此次登山在名義上是封禪祭祀,實際上也是在山光水色中娛樂自己。

封禪的隊伍,進濟南府後,歇息二日,飽覽這裏的湖光水色。濟南城內,泉水眾多,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碧波蕩漾,風景秀麗。皇上住在大明湖西側的遐園。這是濟南第葉庭園,古木蒼翠,曲水虹橋,潮靜典雅。乾隆皇帝今天遊興很濃,便叫紀曉嵐、和珅伴駕遊湖。

君臣三人乘小船到了湖心曆下亭。這曆下亭建於北魏,朱梁畫棟,壯麗軒昂,紀曉嵐隨皇上在曆下亭裏,欣賞周圍的景色。隻見寬闊的湖麵上,波光粼粼,闊大的荷葉迎風擺動,岸邊綠柳婆娑,樓台亭樹,掩映其間。四周景物的倒影,映在湖裏,看得清清楚楚,不禁為這裏的景色陶醉了。

忽然間,乾隆皇帝問道:“這曆下亭,曆史悠久,風景佳絕,可曾有文人騷客所做詩文?”和珅想討好皇上,馬上應聲說:“有……”

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已等著聽他的下文,誰知和砷張口結舌,說到這裏沒有詞了,眼睛眨巴了半天,也沒有想起一句詩來。

紀曉嵐卻答道:“臣早年讀《杜工部詩集》,記得杜甫有詩題為《陪李北海宴曆下亭》,其中有兩句,曰:‘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好!好!”乾隆皇帝連聲稱讚,和珅在旁羞得滿臉通紅。

濟南是有名的“泉城”,泉水眾多,金代曾立泉碑,列舉了72處有名的泉水,乾隆君臣一行遊曆於浙光水色之間,興致盎然,一邊觀賞,一邊品評。

眾多的泉水,千姿百態,讓人賞心悅目。或波浪翻騰,流如沸水;或晶瑩溫潤,似明珠瓔珞;或串串珍珠,如銀似玉;或洪濤傾瀉,如虎嘯獅吟;或細流涓涓,如琴弦低唱。其中最吸引人的,當數趵突泉、黑虎泉和珍珠泉了。趵突泉主泉分為三股,噴高三尺有餘,狀如三堆白雪。黑虎泉從三個石雕的虎頭中噴出,如三股瀑布,水聲喧騰,如虎嘯風吼。珍珠泉清碧如翠,當中冒出一串串白色氣泡,像噴出萬顆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