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小處付出以求大處收獲(1 / 2)

高明的領導者對手下人很注重從小處關心,因為他知道,這種小恩小惠的回報是巨大的。

因為軍機大臣的公務繁忙,使一向馭下極嚴的雍正給了他們許多格外的恩典。例如雍正不時將一應綾羅綢緞、應時果脯、各方士貢、鹿肉山珍等賜給張廷玉、鄂爾泰等親近大員。又命每日入值的軍機大臣、軍機章京隨禦膳房吃飯。而各滿漢章京下班後還被允許去“方略館”聚餐。如果雍正住在圓明園,那麼這些人就在圓明園外值廬用膳,以示皇帝對他們的恩典。此外雍正為了向這些人表示寵異,還允許軍機章京“式掛朝珠”——朝珠,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才有資格懸掛,而在軍機處任軍機昌京的多是六七品以下的小官,他們能破例得到四品以上官員的待遇,自然是得益於雍正對他們的另眼相看了。

如何報答皇上的“恩寵”呢?就隻有肝腦塗地,竭盡所能了。雍正以成本極低的一點小恩惠換來的是下屬的忠心和盡責,這筆“買賣”簡直太合算了。

在今天看來,這些小把戲也是很有效也很合理的激勵下屬的手段。管人者高高在上,他對下屬基本欲望滿足,就會給下屬感恩圖報的動力。我們順著雍正皇帝的腳印,可以回溯總結出古人在這方麵十分豐富的經驗。

戰國時期齊國公子田文做了薛邑的主人後,招攬門客,三教九流,來者不拒,食客人數增至三千。田文與他們同甘共苦。一日晚上進餐,一位門客擋了燭光,遮蔽了另一個門客的食案,此人沒看清自己案上的飯菜,以為不如別人,這是田文故意怠慢他,勃然大怒,起身便走。田文站了起來,把那人叫住,端上自己的飯菜讓他看,那人一瞧,完全一樣,羞愧難,舉劍自刎。等貴賤,同甘苦,使讓客門大受感動。每逢有人來投奔,田文總是親自接見。他們交談時,屏風後麵便有人記錄下來的其家人情況。過後,田文便派人去慰問他的家人,饋贈禮物。

田文門客日眾,聲譽日隆,聞名天下。

出任國相後,田文憑藉自己的才幹、門客的智謀和田家的威望,漸漸把持了國政,滑王大權旁落,形同傀儡。朝野上下、列國諸侯僅知齊國有國相田文,不知還有個滑王。滑王心中憤憤不平,密謀剪除田文。

不久,齊國爆發了一起武裝叛亂:齊國貴族田甲起兵劫持滑王。田甲的叛亂很快被鎮壓了。滑王借機宣告田甲舉兵是受田文的唆使,下令逮捕田文。田文聞訊,連夜逃離臨淄,回了薛邑。

滑王芷欲發兵黼,薛邑—名百姓來到了臨淄。-

此人受過田文的恩惠。那還是在數年以前,田文派家臣魏先生去收取薛邑的租稅,魏先生去了三次都空手而回。田文問他,他說:“薛邑有位賢人君子,臣鬥膽把收取的糧款用您的名義給了他。”田文勃然大怒,斥退了他。及至那人聽說滑王懷疑田文指使田甲圖謀不軌,為報知遇之恩,遂來到臨淄,上疏滑王,說田文決不會幹這種事,願以性命保證。奏疏呈進宮中,他便在宮門外伏劍自刎了。

滑王聞訊大驚,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否錯了。這時,門客馮諼也在緊鑼密鼓地為田文到處活動。

馮諼是個窮讀書人,慕名來投奔田文,田文把他安排在傳舍(下等客舍)。過了幾天,有人看見馮諼邊敲打著他的寶劍把,邊哼著歌:“長鋏歸來兮,食無魚!”管理客舍的官員告訴田文,田文吩咐左右把馮諼安排在幸舍(中等客舍),吃飯有了魚。後來馮諼遷到代舍(上等客舍),出門有了車。又過了5天,馮諼又敲起劍把子,唱道:“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都感到此人得寸進尺,貪心不足。田文卻耐心詢問馮諼的家庭,得知他家中有老母,便派人給其母送去食用給養。從此以後馮諼不再彈劍吟唱。

田文門客眾多,支出浩繁,薛邑的稅收不夠開銷,便在薛邑放債。遇上歉年,利錢收不上來。一天,田文問管家:“誰人能去薛邑要賬?”“上等客舍的馮先生像是能說會道,為人也忠厚,沒別的技能,要賬倒可以”。“管家說。田文覺得可以。臨行前,馮諼問田文:收完債後買點什麼回來?”田文道:你看我家裏缺什麼,就買什麼吧。

馮諼到了薛邑,購置了酒肉,叫欠債的人前來赴宴。他們到來後,馮諼與他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酒酣之際,馮諼拿出契約逐人驗看,能夠償付利息的,約定好交錢的期限;無力償付的,予以蠲免,並當著大家的麵把借錢的契約燒了。然後宣布:“田公放債的目的,在於幫助貧窮的人進行生產;所以收取利息,是為了供養門客。現在田公宣布:能償付利錢的,按期交納;不能償付的予以蠲免。諸位鄉親,開懷暢飲吧!你們有這麼好的主子,千萬不要辜負了他!”在座的人無不感動淚下,向著田文所在的方向,叩首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