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少結怨少樹敵是不可不知的領導技巧(2 / 2)

衛恒的父親是西晉初年有名的大臣,他性格剛直,處事無私,曆任司空、侍中、尚書令等高官顯位。他由於頗受晉武帝司馬炎的信任,每每談話有些隨便。特別是司馬炎將他的白癡兒子司馬衷立為太子,他對此大為憂心,屢屢勸諫司馬炎另立太子。衛恒生怕父親在此結怨他人,於是對父親說:

“父親不要多管閑事了。太子之位關係多人的利益,你勸皇上廢去太子,他們能不恨你嗎?此事是成是敗,父親都是不會得到任何好處,何必自找麻煩嗎?”

他以國家的大義教育兒子,仍是勸諫不止。為此,太子的妃子賈南風對他恨之入骨,把此事牢牢記在心上。

他對上如此,對自己的屬下也公事公辦,從不徇私。一次,有個叫榮晦的人犯了過錯,他把他捆了起來,痛斥不已。榮晦苦苦哀求,他不依不饒,任憑多人為他求情,還是將他痛打一頓,使其多日不能下床,顏麵盡失。衛恒聽聞此事,又對父親說:

“榮晦又沒有太大的過錯,何必讓他增添對父親的忌恨呢?你這樣事無巨細,犯者必究,怨恨你的人多了,並不是件好事的。我請求父親為了身後著想,再不可這樣了。”他怒罵兒子不識大體,他說:

“依你之言,我還向他賠禮不成?我行事無私,他縱是恨我,又能把我怎樣?”衛恒不敢反駁,心中隻是惶恐不安。

晉武帝死後,司馬衷繼位,賈南風為後。她早盼今日,一上來便對他開始報複。她誣陷他謀反,又派人前去搜捕他,查抄其家。

禍從天降,他隻認倒黴,心裏還存有僥幸。當他見朝廷所派的領頭者竟是榮晦時,這才暗叫不好,驚恐得手搖體顫。榮晦一見他,便陰聲怪氣地說。

“衛大人能有今日,可謂不幸;偏偏又是我負責此事,可謂大不幸了。你當初得意之際,真是威風八麵,鐵麵無私,哪裏想到會有今天呢?”他無言以對。他哀聲對兒子衛恒說:

“悔不聽你當初之言,致有今日之禍,又要連累家小,看來我們是死定了。”

榮晦當場就殺了他的子孫九人,以泄私忿。他和衛恒被捕入獄,不久一同被殺。

榮晦這個昔日的小人物找到了報複的機會,其實即使他不能爬到你的頭上,直接掌控你的命運,隻要他心裏始終“掛念”著你,終會找到報複你的時機和理由。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想,盡量不結怨是避免“賊想”與“賊偷”可行的辦法之一。

[智慧方圓]結怨與樹敵是領導者的大忌,同時又是極易犯的忌諱,而這隻能讓你寸步難行。領導智慧不是什麼大道理,正是對具體人、具體事的應對技巧。

第四章 聽方說圓:聽與說的規律要區別把握